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7月1日至7月11日,为了积极响应“参与国家治理,厚植家国情怀”的号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多方参与的数字化乡村共建新模式”实践团队赴溧阳市博物馆,以及包括百家塘村在内的十余座村落进行了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为队员群像)
知溧阳乡村之振兴
为了把握溧阳市乡村振兴以及数字乡村发展全貌,实践成员们共赴溧阳博物馆。博物馆内记录着溧阳市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数字乡村。成员们代入政府的视角了解了溧阳市政府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便民的基础设施平台、如何让数字技术提高农业发展。
(图为队员参观溧阳博物馆)
探数字乡村之便利
就医、取快递是否方便?将机器投入农业生产中是否提高了产量与收入?村民们能否切实感受到这些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便利?在村民的视角中数字乡村建设还有什么方面需要改善?为了解决这些疑惑,成员们实地走访了包括百家塘村在内的十余座村落。在与村民交谈的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以百家塘村为首的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实现水电气供应无阻,4G以上网络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乡村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与此同时,智慧农业发展也已初见成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进行耕种、施肥、收割、加工的自动化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更能节省人力成本,少了很多弯腰驼背、卖力流汗,在访谈的过程中我更发现,即使中老年的农民,也不似曾经的那样面色沧桑、皮肤皲裂。采访交流的过程中,一名村民骄傲地说到:“这些机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村民们劳作的时间减少,但收获的成果那是一分不少!”
(图为队员采访百家塘村村民)
助未来乡村之发展
虽然有像百家塘村这样的模范乡村,但在实践成员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依旧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覆盖不全面、仍以人力为主力劳作的村落。为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目前数字化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出建议。实践团队针对包括供水、引进数字化人才,宽带网络等关键词进行了调查分析。
总体来说,溧阳乡村数字化建设总体向好的趋势发展,但仍需要逐步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范围,加大数字化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将数字化的技术或设备应用到乡村的各个方面。
(图为队员进行问卷调查)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调研活动逐渐接近尾声,在回去的路上看着远去的村落团队成员们感概万分,溧阳乡村的数字化建设为溧阳人民带来许多便利,村民根据“绿水青山”打造当地特色旅游景点,带动农村产业链发展,以政府出台的“数字乡村”政策为加持,吸引企业进驻乡村,最终共同推动乡村“数字化”和“现代化”。作为南航计算机院的学子,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通过了解学习探究这种乡村发展新模式,探索“数字化”与我们所学专业知识的联系,向人们普及乡村数字化意义,便于更好地推动更大范围的乡村数字化,为将来的乡村数字化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