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 林长松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已成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共识和总体思路,深化文旅融合,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推动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渠道,是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常态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助推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需要。

加强制度机制融合,构建多元合作共享格局。一是发挥政府统筹管理职能。抓好文旅产业的顶层设计和重点布局,明确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形式的基调,完善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文化资源调控及管理运行提供政策支持。探索文旅协同机构转制新思路,制定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机制,实行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完善乡村文旅供需互动、多元联动的合作共享格局。二是发挥企业资源整合职能。企业既可以为乡村建设提供资金,又可对文化资产、空间布局、品牌资产等进行优化整合,丰富乡村发展业态,孕育和培训新型村民,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发挥社会组织公益服务职责。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旅游协会、公益组织、志愿团体等,发挥它们在文旅科研、文艺展演、节庆活动、学术交流、文旅下乡、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其公益服务职能职责。

加强产业多元融合,拉动文旅全产业链发展。一是实施“文旅+”融合战略。采取“文旅+”模式,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农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创新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聚焦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和消费取向,推出“亲近大自然”“康养新生活”“科技+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化、定制化营销产品,不断提高乡村文旅市场的兼容性。三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动计划,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推进路网改造升级,改善乡村文旅交通条件。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游客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栈道、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服务水平。四是大力培养文旅产业人才。建立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引进文化交流、旅游推广、公共服务人才、市场运营等乡村振兴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加强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建立文旅产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不断壮大优质文旅人才队伍。

加强市场环境融合,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一是完善乡村文旅市场运作机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乡村文旅市场准入机制、需求反馈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完善配套措施,完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推动传统“食住行游购娱”市场文化表达,向“食住行游知愉”文旅融合转变。二是加强乡村文旅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文旅市场管理与监督工作,明确执法主体,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有序开展乡村文旅市场环境综合治理,强化联合执法、联合管控的深度和力度。三是抓好市场主体培育。探索建立乡村文旅产业投资基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动员企业、社会组织、村民等广泛参与文旅融合的开发进程,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引进知名文旅创新团队、知名企业入驻,推进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企业推动和人才汇聚的合力。

加强现代科技融合,推动乡村文旅智慧发展。一是探索“文旅+互联网”推广模式。打造智慧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云计算与乡村旅游结合、AR技术与旅游应用融合,为乡村旅游参与者提供综合性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积极探索“文旅+互联网”的整合推广模式,用智慧化手段打造“场景体验”和“云上旅游”,实现营销推广模式改革创新。二是开发数字创意产品。根据文化要素、市场需求,打造体现乡村特色的数字文旅产品,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域辐射与带动作用,推动文旅品牌价值链的延伸,增加乡村文化附加值,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三是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应用融合。通过数字化赋能景区设施、营销推广、运营服务、管理等各环节,积极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拓宽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和分析能力,实现乡村文旅传播数字化、体验数字化,开启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时代。

(0)
上一篇 2022-05-14 12:07
下一篇 2022-05-14 13: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