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文化——邢哲夫: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021122203520435

作者:邢哲夫,中共惠州市委党校教师,惠州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

本文系作者2018年7月30日于广东省惠州文化馆作的题为“传统文化与美好生活”的讲座,题目有改动。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我想从仁、义、礼、忠、孝五种美德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什么是“仁”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什么是仁?我们看这个“仁”字,它是一个二字加一个单人旁,也就是古人说的“二人为仁”。两个人可以引申为众人、人群。仁的古字是一个千字一个心字,意思是一个人的心和千千万万人的心是相通的。不管是二人还是千人,这至少说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不像任贤齐唱的“一个岛锁住一个人”。当然,荒岛里的鲁滨逊无所谓仁不仁,因为他只有一个人,不用和其他人发生关系,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假如身边来了个星期五,那么两个人之间就存在仁不仁的问题。如果鲁滨逊善待星期五,那就是仁;如果鲁滨逊欺负星期五,那就是不仁。

可以说,仁就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是这样说可能还有点太抽象,比如怎样才叫良好,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有。仁体现在个人身上,那就是同情和爱。我对仁的理解,就是一种始于同情终于爱的情感。孔子对学生樊迟说,仁就是爱人。孟子说过,同情心是仁的开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我概括一下,仁是一种始于同情终于爱的情感。

     1、仁的起点:同情

为什么同情心是仁的开始呢?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里面有一句歌词:“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因为每个人都曾经脆弱过、无助过。可以说每个人曾经都是弱者。那么看到同样是弱者的他人,比如上不起学的孩子、农村里的留守老人、风吹日晒的清洁工,一个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曾经的脆弱和无助。所以同情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只要继续生长,就可以升华为爱,升华为仁。

同情并不是一种很难实现的、很高大上的境界,同情很日常、很普通。孟子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孟子和齐宣王谈话。这时外面一阵喧闹,原来是有人牵着一头牛要去  宰杀来祭祀。牛的叫声惊到了齐宣王。齐宣王觉得这头牛可怜,于是就让人不要杀这头牛,而让人换一头羊去祭祀。那么我想问大家,齐宣王这样虚不虚伪?既然觉得牛可怜, 那难道羊就不可怜吗?但孟子却为齐宣王的这种做法点了赞。为什么呢?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那么,齐宣王到底虚不虚伪?我认为这不算是虚伪。我们来分析这个故事,孟子给齐宣王点赞的原因就是齐宣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我们注意见和闻两个字。儒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立足于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立足于眼前和当下。只要对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给予足够关怀,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负起责任,这就非常了不起。这就是儒家接地气的品质。儒家讲的同情,讲的恻隐之心,不是去想象别人的苦难,而是看到了听到了别人的苦难就产生恻隐之心,然后付诸行动,去尽可能地减轻或者消除别人的苦难。齐宣王看到了这头牛的痛苦,就马上行动,让别人把牛换成羊,这已经难能可贵了。因为他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这头牛的痛苦。而只要把这种同情推而广之,就可以真正地做到仁。齐宣王没有把这种同情推广到羊的身上, 但他毕竟走出了第一步,所以孟子还是肯定他。

   2、仁的终点:爱

回到刚才我说的“仁是一种始于同情终于爱的情感”。那么为什么爱是仁的终点?爱高于同情的地方在哪里?同情固然是一种很珍贵的感情,但同时也是一种有缺陷的感情。

同情最大的缺陷,就是把别人当作弱者。把别人当作弱者,意味着对别人的价值缺乏必要的尊重和认识。而爱是因为爱的对象是有价值的,是充满价值的,这种价值唤起了人们自身的价值感,唤起了人们追求的热情。不管是爱美丽的少女,还是爱祖国、爱人民,都是因为在爱者心中, 少女、祖国、人民是充满价值的。那么“仁者爱人”的“爱人”如何理解?我的理解就是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 尊重他人同时也尊重自己。什么是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东西,比如痛苦,比如灾难,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从消极方面去理解爱人,那就是不伤害,就是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从自己出发,但又不以自己为中心的境界。张爱玲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就是这种境界。

“爱人”还有一点,那就是尊重他人同时也尊重自己。尊重体现在多方面,其中最大的尊重就是成全他人,成人之美。这也就是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就是自己想要树立的,也要帮助别人去树立,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帮助别人去得到。这句话里,“己欲立”“己欲达”很重要,因为这说明你是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是一个有追求能力的健全的人。自爱而爱人是一种最完善的爱。因为你的成熟,使你的爱也是一种成熟的爱,而不是盲目的爱。

荀子讲了一个故事——孔子考他的学生:“什么是仁?”子路说“仁者使人爱己”,孔子说这是士的爱;子贡回答“仁者爱人”,孔子说,这是士君子的爱;颜回说“仁者自爱”,孔子说这是明君子的爱。明君子就是明白的君子。活得明白,这并不容易。

“仁者自爱”是最高级的,因为自爱之人就是活得明白的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由此出发尊重别人的价值。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上的爱人,才是一种健康的爱、真实的爱。所以儒家并不像一些苦行僧一样虐待自己,而是主张善待自己,因为只有善待自己才会善待他人。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逻辑。我有一个信佛教的朋友吃素,我们每次和他吃饭的时候,他都要让大家不要吃肉。为了尊重他的信仰,我们只好强忍着无肉不欢的一餐。那么儒家不是像一些禁欲主义一样,我不吃肉,你们大家也不要吃肉?儒家是这样想,我想吃肉,但我也要让身边的人都吃上肉,让全天下所有人都吃上肉。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什么是“义”

《礼记·礼运篇》有一句话:“仁, 义之本也”。可以说,如果仁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和愿望,那么义就是它的执行力, 就是把美好的东西付诸实践的决断力量。董仲舒说的“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也就是说,仁这种美德是为了造福别人的, 而义这种美德是为了校正自己。

   1、“义”的本义:牺牲

什么是义?如果说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恻隐之心以及由此升华的爱,那么义则显得不那么自然,甚至还有些痛苦。我们看一看金文里的“义”字, 它下面是一个“我”,“我”是什么? “我”的本义是一种像斧子一样用于切割的刀具,那么刀上是什么?是一只羊。那么整幅图就是一幅杀羊用来牺牲献祭的情景。那么义和什么相关?和牺牲相关。引申到日常生活,我们常常需要为了理想、为了原则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这就是义。

     2、“义”的现实意义:适宜

《中庸》里有一个经典解释: “义,宜也。”义就是做人应该做的事。孔夫子说“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就是见到你即将获得的利益,你要想想它合不合适、应不应该。如果你是一个领导干部,社会上的老板给你送钱请你办事,这就考验你的“义” 了。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忍痛易,忍痒难”。这么大的诱惑在你心里挠痒痒。如果这个痒你忍住了,这就是义。有时候“义”要求你牺牲的还不只是利益和快乐,还有生命。我们熟悉的孟子的“鱼与熊掌”的比喻,就是生命和大义之间的生死抉择。有了文化生命的人, 会愿意牺牲自己的自然生命,因为在他们看来,尊严和价值比生命更重要。

当然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不主张慷他人之慨,劝别人牺牲这个牺牲那个,更不主张搞道德绑架,认为别人不敢牺牲生命就是懦夫。儒家不是不近人情的狂热极端思想。但恰恰是儒家近人情,所以儒家明白牺牲的可贵。所以对于那些牺牲的人,我们理应表彰,不然烈士的鲜血就白流了。我们中华历史上确实是有无数伟大的烈士,都是在大义和生命之间选择了前者,像屈原、颜真卿、文天祥……对他们已经付出的牺牲,我们应该给予最大的敬意。

仁和义都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它指出的是一个大方向,比较抽象。那么我们现在看看比较具体的儒家基本规范, 那就是礼,以及礼的具体表现,那就是忠和孝。

什么是“礼”

我们说中国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要祝贺,吃饭聚会要敬酒,这都是礼。那么礼仅仅是这些外在的礼节吗?其实并不是。我根据古人的看法,归纳出了礼的三种本质特征:第一是尊重,第二是节制,第三是规则。

     1、礼的第一层特质:尊重

先讲尊重。应该说,尊重他人是礼最本质的特征。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那么礼的精神就是充分尊重他人的感受,以他人为中心。所以我们的“面子文化”,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好的,因为给面子也是考虑他人感受的一种,面子也是他人的基本的尊严。这种尊重并不只是下对上的尊重,或者只是平级之间的尊重,也包括对地位低于自己的人的尊重。《礼记》有一句话:“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谦卑地对待别人,就是对别人的尊重。那么即便是挑担子的挑夫、卖杂货的货郎,他们也是有尊严的。对他们,我们依然要尊重。所以古人其实也是有平等思想的。刘少奇同志对淘粪工人时传祥同志说:“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 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每个人只要是劳动者,只要不是寄生虫, 都应该有他的尊严,我们也应该对他有必要的尊重。

    2、礼的第二层特质:节制

“礼”的另一重意义就是节制。古人认为,不仅不好的东西需要节制,连好的东西也需要节制。我们说“节哀顺变”, 亲人去世为他们悲哀,本来是人之常情, 也是一种好的情感,说明你对亲人的爱, 但古人认为哀伤过度也是不对的。

《礼记》有一个故事,曾子的父亲刚刚去世, 曾子悲痛得七天不吃不喝。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思说,哀伤不能超过了礼啊,不吃不喝三天就足够了。

刑侦剧《情有千千劫》里面的一个案子,凶手叫夏秋红,是一个叫张磊的孩子的母亲。她本来是会计,但为了照顾考上大学的儿子,她辞去了会计的职业,宁愿做大学宿舍的清洁工,后来他儿子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拿了第四名,母亲听说前三名就有资格出国留学,但假如前三名中有人放弃或者发生意外,后面的可以替补。她知道后,就用非常巧妙的办法把第三名的女生杀死了。但电视剧里的这个母亲却让人恨不起来,因为她确实很苦,也确实很爱她的儿子, 当然这种过分沉重的爱激起了儿子的排斥,儿子都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承认她是母亲。儿子的冷漠也伤透了她的心。有一次她对她儿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王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但是一个老巫婆使坏,就用魔法指使少女对男孩说,你把你母亲杀死,我就答应你。这个王子果然照办了,还把他母亲的心脏掏了出来。但王子飞奔向那个少女的路上摔倒了,这时他手中母亲的心脏说话了: “摔疼了吗?”

这个刑侦剧说明了什么问题?母爱当然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但是即便是最美好的东西也需要节制,不然就变成了溺爱,就变成了对孩子的骄纵,甚至变成了像夏秋红一样的犯罪。夏秋红和王子的母亲,都是因为缺乏对母爱的节制而走向不幸。而节制就是古人说的礼。

       3、礼的第三层特质:规则

“礼”还有一重意义就是规则。礼其实也包括法律。国学大师章太炎说, 礼不仅包括礼仪,还包括制度、官职、法律。所以说尊重礼,就是尊重规则。我们讲的“礼法”,礼和法是互为表里的。比如最近热映的《我不是药神》。对于“卖假药”的行为,曹警官理应对程勇绳之以法,但对于程勇拯救病人于苦难的义举,惩罚又显得不近人情且过于残忍。在这种纠结中,曹警官选择了退出案子。曹警官不徇情枉法但又主动退出案子的选择,是符合儒家精神的。

《孟子》里也有一个十分相似的故事, 那就是“舜窃负而逃”——

孟子的一个学生有一天问孟子:“如果舜的父亲犯了罪,舜应该怎么做呢?”孟子的回答却相当奇特:“舜应该让那位叫皋陶的法官将父亲抓起来,然后舜自己再偷偷将父亲劫出来,并背着父亲逃到海滨无人的地方,终其天年。”

舜为什么要这样做, 是因为舜试图折中人情和法律,而不是为了一个而牺牲另一个。在这个故事里,舜为了救他的父亲,尽他所能尊重了法律, 没有用自己君王的特权干涉皋陶的执法, 相反,他让出了天下至尊的王位,这样他就不是以一个君王的身份犯法。所以舜的做法是在一种极端的状态下仍然保持尊重法律又努力顺应人情的表现。

什么是“忠”

孔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强调帮他人尽心办事的忠诚,对国家政权的忠诚,关羽因为一生忠勇成为了“武圣人”。我认为,忠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为人尽己之力,一方面是维护现实秩序。

     1、忠的本义:尽己

“忠”的本义就是尽心竭力地把事情做好。孔夫子的学生曾子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吾日三省吾身。”这三省的第一省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什么意思?就是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去做。

所以宋代大儒朱熹对“忠”的解释就是“尽己之谓忠”。尽了自己本分,就是忠。这种忠不一定是下级对上级的。相反,统治者如果尽心竭力地去治国理政,惠及民生,这也是忠。《左传》里有一句“上思利民,忠也”。就是说,国君一心一意想着为人民谋福利,那就是忠。作为党校老师,我从这一点出发,上课时会和领导干部学员这样讲: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是统一的, 忠于人民就是忠于我们的国家,也就是忠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从人民中来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角色是时时变的。今天你可能是一个部长, 明天你去办事,比如说去公积金中心提现,去车管所年审,那你就是群众,你也不愿意门难进事难办。所以忠于人民就是忠于自己,我们自己就是人民,就是群众。

2忠的现实意义:维护秩序的安定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越来越完善,忠也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秦朝以前的中国社会是宗法制的社会,它更多地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比如周天子和诸侯,那都是同姓的亲戚,那么秦始皇以后的中国社会则是官僚制的社会,它要靠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来维持和运行。在官僚社会里,上级和下级并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忠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有人可能会认为“忠”是一种封建道德,其实不能这么简单地看。从情感上来说,“忠”往往和“报恩”紧密相关。诸葛亮的忠, 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报答。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你对我好,我就要对你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些电视剧里的忠臣良将,往往都会说“我世受国恩,当以身许国”之类的话,这就说明忠不完全是一种权力关系,有时候它是一种感情上的恩报关系。孔子也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其实是双向的对等的,并不是只要求大臣不要求皇帝的。从社会意义看,忠在一个偌大的国家里也是必要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总是有野心家犯上作乱,如果像安史之乱这样的动乱整天爆发,那么受伤害最大的是谁?老百姓。所以大臣忠,不仅是对皇帝好,更是对百姓好,哪怕只是客观上对百姓好,也很不错了。

什么是“孝”

有一幅对联“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有一个秀才看到这副对联,就提起笔来加了几个字:“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自古无完人。”改得好不好?好。好就好在它通达事理。心就是心灵,迹就是行动。心有时候是管不住的,爱美之心,爱美女之心,人皆有之。那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淫,主要还是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怎么想。但是孝相反,它更重要的是一份心,而不只是行动,假如一定要让父母吃好住好玩好那才是孝,那么贫寒子弟就没有孝子了,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古人认为,孝主要是一份孝心,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但是对于这份孝心的本质是什么,古人有不同的理解。

      1、孔子的观点:孝的本质是敬

孔子认为孝心的本质是敬。孔子学生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孝。但动物都能赡养父母,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尊敬,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还有一个学生樊迟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父母,就是孝”。具体说来,就是“活着的时候,对父母以礼相敬。父母去世之后,对父母要用礼安葬、用礼祭祀”。孔子对孝的一个最著名的看法就是“色难”,也就是说,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为父母做事,吃饭先让父母吃,这些都不难,难就难在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相信大家都有一样的感受。

      2孟子的观点:孝的本质是爱

但有趣的是,到了孟子这里,就仿佛没有“色难”的问题了。孝也不再是一件难事。因为孟子认为,孝的本质不是孔夫子认为的敬,而是爱。孟子说过一句话,我读到的时候浑身起鸡皮疙瘩。他说:“大孝终身慕父母。”这个慕,大家想到的可能是爱慕。慕这个词很微妙,既有爱的意思,也有依恋的意思。那么一个大孝子终身像爱慕女人一样爱慕父母,是不是有点奇怪?这个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很难做到,比孔子说的“色难”还难。因为孔子要求的只是外在地表现出来的和颜悦色,但孟子要求的是一个人五六十岁了还能保持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去爱父母,这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大把年纪了,早就没有爱的能力了。

     3孔子和孟子对孝的理解为什么不同

那么孟子为什么要这样推崇大孝呢?答案就在文化生命和自然生命的区别。孔夫子强调“敬”,这种“敬”属于我们的文化生命,是文化教我们学会了敬。我们孝敬父母,是因为文化对我们的塑造,是“礼”的要求。但在孟子这里,他不满足于孝只是一种礼的要求,只是一种文化的指引,他想要给孝找一个更加坚固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天性,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那么讲到这里就明白了,孟子为什么强调孝的本质是爱慕, 就是因为孝是一种出自天性的自然情感,而不只是文化。

可以说,孝是人类特有的天性。动物有没有孝呢?在这里我想用科学家研究的事实来说话。我们说的乌鸦反哺,所以乌鸦有孝心,其实这个在生物学家那里是找不到事实支撑的,这只是一个童话罢了。动物世界里,应该是没有孝,没有对父母的这种慕的。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对一个大猩猩群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发现大猩猩很多地方都和人类很相似,都会使用工具,都有政治,比如猩猩王。但有一点是人和猩猩最大的差别,可能也是最本质的差别,就是猩猩在长大后就再也不跟父母联系了。其实根据我们的经验,动物在长大以后学会了自己觅食,都不会再和他们的父母联系,不会“常回家看看”,更不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终身慕父母”。

我们可以继续本着科学的态度追问,为什么动物长大后不再和父母联系,而人一辈子都会和父母联系,对父母尽孝?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看,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直立行走。但是人进化到直立行走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女性的骨盆变小,骨盆变小的结果就是胎儿在母体中在发育不完全的条件下就被迫必须分娩,否则胎儿太大就生不出来。这意味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先天不足的,至少和其他小动物比是很脆弱的,我们的大脑和骨骼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发育不完全的。人是一种先天不足的动物。这种先天不足恰恰就是孝的自然基础。因为正是这种脆弱决定了我们对于父母的需要和依恋, 这种长期的需要和依恋,形成了我们对父母的那种割不断的感情。可以说,孝是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的代价,但我们也可以说,当人类站起来了的那一刻, 人类也开始了孝。

孟子说的这个“慕”,非常传神地道出了这种先天不足的人类对父母的依恋。那么这种依恋,渐渐地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变成了感恩、变成了爱、变成了报答,这些都是“慕”,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情感,并不是完全由外在的文化塑造的,这是一种“天伦”而不是“人伦”。

那么总结一下,孔子认为孝的本质是敬,孟子认为孝的本质是爱。我们对待父母,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是敬爱。敬是因为父母是长辈,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家庭才和谐,社会才和谐;爱是因为父母对我们有恩情,是父母让我们走出了先天不足的脆弱,走向了后天的强大和精彩。

西方文化是一种仰望星空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文化。我在大学的时候喜欢在大操场仰望星空,但是看久了,你就会觉得星空太浩瀚太缥渺了,你会觉得没有着落感,心里会有点发虚甚至恐惧。我现在更喜欢享受下班时的那段感觉。看着大马路上滚滚的车潮人潮在回家路上连绵不断,看着万家灯火渐渐点亮,心里会有一种踏实的、贴心的感觉,觉得还是人间最好, 大地最好。中国文化就是这种人间烟火的文化、大地品格的文化、世俗趣味的文化。希望大家都能在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中,好好生活并且生活得好好。

(3)
上一篇 2021-12-22 11:52
下一篇 2021-12-22 11: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