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秘境所至,世界为开
每天,穿过你的岁月我的手;
每天,穿过你的沧桑我的眼;
每天,在故乡的呼唤中醒来……
每天,和昆花醒来后,就琢磨着如何能将普米族原生态歌舞推向世界的事。另一件让念念不忘的事,就是她创立的“和大姐”农特生态产品品牌。
100元钱买一个鸡蛋
她之所以会走上创建专业合作社的道路,源于她对家乡的热爱。家乡有那么多原生态的奇珍异宝,她要把它宣扬出去,她要带领乡亲们走上靠生态产品致富的道路;还有,就是源于她对普米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需要,特别是“兰坪山里人演唱团”更需要经费的支撑才能运营下去。
所以,大家都说她创建的合作社,是从歌声里“飞”出来的合作社。
以诚信为品,用良心代言。
这句话,就是她的生意经。
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着只卖原生态的产品。卖出去的产品都是地地道道的怒江生态产品、健康产品、放心产品。
她不赚昧心钱,她的产品必须保证“含金量”和“纯真度”,一直做“良心”产品。
20多年来,歌舞之余,她的时间都花在跋山涉水寻找怒江的土特产品的路上。
刚从邮局出来那会儿,她看着家乡的野果和菌子堆在院子里,因为卖不出去被猪拱羊刨的,心疼得不得了。
“这些原生态的东西,外面的人想吃都吃不到,你们这样就糟蹋了。”“那还能咋样?采摘下来没人收,又运不出去,只能牛吃猪拱了。要不,你收?”“我收,这些大山上的东西可都是宝贝,以后你们上山采摘,我来负责收购,有多少收多少!”
一口吐沫一个钉。
和昆花说到做到,此后就踏上了翻山越岭、到处收购土特产品之路。
玉狮场、大羊场、箭干场她走过了,杂木沟、德胜沟、稗子沟她也走过了,南坪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在以后,怒江的沟沟箐箐她也了如指掌。哪个山头产什么特产、哪片地方有什么稀奇的东西,她都能掰着指头数得来。
每次进山收货,都会让和昆花感动。那些积攒了一点山货的群众,都盼望和昆花去,好把山货换钱,买点必需品,也好有力气再去山上采摘山货。
跋山涉水间,她也和各个村寨的民族群众熟悉起来。有次她到一个老奶奶家找水喝,在黑黢黢的火塘边,看到肚子疼的老奶奶,用陶罐煮好了家里唯一的鸡蛋。见她进来,老奶奶热情地招呼她在火塘边坐下来,将那个唯一的鸡蛋塞到她手里,非让她吃掉。
从小也是苦出身的和昆花,看到老奶奶的现状,怎么也不肯吃这个鸡蛋。推来让去间,煮熟的鸡蛋被两人在火塘边捏成了几半。最后,盛情难却,和昆花还是含泪吃了那个鸡蛋。临走的时候,却在老奶奶枕头下塞了100元钱。出门后,匆匆跟老奶奶说了句,就背着山货离开了。
火塘边的一幕,给和昆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00元钱买一个鸡蛋的故事,也不是只有一次。
每次到边远山寨,他除了督促村寨的年轻人别窝在家里喝烂酒、烤太阳,抓紧去山上寻找土特产品外,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贫困家庭。有时下山,往往连车费都没有了,还是在山路上被乡亲们的拖拉机带下来。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时间久了,和昆花肩上也有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自觉。
她得让世界知道兰坪,知道怒江,知道这里的山珍奇宝,知道这里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有一群喜欢唱歌跳舞、热情好客的普米族,所以,和昆花非常珍惜每次进山的机会,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一直用树叶做”名片”
和昆花收山货,有点像唐僧取经,经常被人误解不说,还要经历各种常人想不到的艰辛。
前些年,怒江的道路崎岖难行,每次进山都异常辛苦。因为山高林密,山路崎岖,车子根本无法进得了山,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靠人背马驮。
“进山最怕的是遇到下雨,一路的烂泥巴路,‘吧唧吧唧’的又滑又粘,鞋子里全是雨水,走起路非常不便。身上又背着背萝,滑倒是经常的事。最要命的是收来的羊肚菌、松茸、野生天麻、木耳、香菇,由于下雨不容易晒干,最后会全都烂了。本来值5000块的东西,最后一分钱没挣,全都赔了。”
这样赔本赚吆喝的事,和昆花也没少做。
有次,她到金竹山去收货,结果回来时,拖拉机滑倒沟里去了。人倒是没事,但货全都倒出来洒了一地,让她伤心不已。
她还经常去瞭望台,瞭望台离村子30多公里。背着东西从瞭望台下来到村里,再从村子背到乡公所,乡公所再背到镇里。也只有到镇里,才能找得到去县城的农用车。
这些年,和昆花一直坚持做品质,做最有机的,做最生态的,她注册的商标“和大姐”,就是她的头像。
“我要用人头担保,我的产品质量绝对搜是过硬的。”和昆花的话,同样掷地有声。
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昆花还坚持着一直用树叶做名片,这是她的一个心愿:既然我经营的是原生态产品,名片也是用榕树叶做的,也同样是原生态。
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她的树叶名片大受追捧。本来是准备了分送给参会人员的,到后来却被大家争先买走了。
那次的展会上,她本来是卖土特产的,野生的天麻、花椒、灵芝等。但在其摊位一个不起眼的箩筐里,放着用叶子做成的工艺品。完整的菩提叶上面,雕刻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碳墨画,普米族的传统劳作跃然叶子上。往来的游客纷纷围着箩筐,拿着叶子端详。
和昆花将自己的名片也印在叶子上,喜欢叶子画的游客便要向和昆花讨张名片。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在送,每个人都在送。送到最后数量的时候,临时又拿不过来,这时大家就提议卖给他们,也很快就没了。”
和昆花介绍:“普米族人口非常少,才有3万多人口,被称为熊猫民族。欢迎全世界全球的人能够支持普米族妇女,让我们走出这个困境,让我们的原生态产品,让全国人民知道,让全球的人知道我们有那么好的土特产。”
和昆花的儿子和琦涵介绍,其实,树叶名片是榕树的树叶后,晒干后用激光雕刻上去的。同时,他们也在琢磨着怎么做树叶的“茶漏”。
平时,他们将采集的菩提树叶放在竹篓里,沉在山间溪流的平缓处。自然浸泡10多天后,将树叶表面的叶肉泡松软后;再将竹篓放到溪水的激流里,让流水冲去叶肉,就剩下菩提叶的筋脉。细细密密的筋脉像很细的过滤网,正好用来用可赏可用的“茶漏”。
当然,有些人不舍得用,就直接做收藏品了。
“我用这张树叶名片告诉世人,在怒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下纯自然生长的农特产品,和这张树叶名片一样的原生态。”
这是“和大姐”的心声和理念。
和昆花一直相信,心在哪里,哪里就开花,她要做一棵开花的树。
“我心在树,你摘就是。”
从箐花到清华的转变
像普米族粗犷、原生态的美妙声音博得人们喜爱一样,和昆花的农产品,同样以“原生态”博得了采购商的青睐。
每逢各种山货收货的季节,也正是和昆花和社员们背着箩筐、翻山越岭挨家挨户收购的繁忙时节。和昆花不仅是合作社的理事长,还兼任收购员和销售员。她熟悉这里的每条山路,她了解山里每家社员的生活状况;她热情开朗和善,与社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和琦涵专门学习了市场营销,在商言商,他更重视合作社的收益问题。
“有时候,我觉得我妈挺傻的。有一年,虫草的价格被炒得居高不下;可等到收购时,价格却一跌再跌,但我妈仍然按照之前和社员定好的收购价收购,宁可自己少赚甚至赔钱。我几次劝她改变收购价,她却说,怎么也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
几年下来,正是儿子无法理解的“傻”,让和昆花和群众间的信任更加深厚。
和昆花每次“进山盘货”都带着儿子,几次之后,儿子提出可以单独收货,和昆花不动声色地答应了。
“我是她亲儿子啊,可群众都执意一定要等着我妈来亲自收货,任我费尽口舌,仍然无果。”看着儿子空手而归,和昆花意味深长地说:“要真心为群众着想,像待亲人一样待乡亲们,他们才会像待亲人一样待你。”
现如今,即使儿子可以单独收货了,群众仍会打电话逐项与和昆花核实,生怕出了差错。
“2012年,我在成就奖评选中获得人物奖,2013年我们合作社又获选‘50佳合作社’,两次荣誉都让社员们兴奋不已。”和昆花对自己的获奖,却表示很惭愧。
获奖后,她个人和合作社宣传的机会愈发增多。她在评选活动中,不仅结识了多位“三农”专家,还通过评选的微信平台,认识了好多可以一起探讨合作社发展的同仁。
2014年,和昆花听说云南大学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高盛集团推出了“全球一万名女性企业家”的培养项目。项目结束后,主办方将跟踪参与的1万名学员的发展情况,及时予以指导。
这让一天大学都没有上过的和昆花兴奋了好久,但后来得知自己没有入选时,求知若渴的她多方联系,最后在省妇联的帮助下,申请到了一个旁听名额。
“班上很多都是资产上亿的女企业家,和她们坐在一起,顿时觉得我们的合作社很渺小。但她们却中肯地给合作社的发展出谋划策,让我特别感动。”
和昆花说,作为祖国边远山区的一个老人,能在清华大学的殿堂里,听教授们授课、和企业家交流,那种幸福感,丝毫不亚于当年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在清华学习的日子,也永远定格在了她的记忆里。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间和潮汐永远不会停歇。
从箐花到箐花,和昆花也在实现着人生内涵的转变。
合作社的产品一直推崇“原生态、货真价实”,在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后,和昆花又坐不住了,马上报了一个营养咨询师初级考试的辅导课程。
“我要让所有买了我们合作社产品的消费者,都吃上安全的食品,要对他们的健康负责。所以,我还要把中级、高级证书都考下来。”和昆花掷地有声。
不断地进行“头脑风暴”后,和昆花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她深知一个道理: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
“我现在被推选为怒江州旅游商品装备分会会长,想把怒江州下面所有民族特色的产品都统一起来,共同打造一个旅游产品的品牌,一起闯市场。还要将山里留守妇女擅长的民族手工业,如刺绣、竹编等手工艺推向市场。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开展电子商务,改变合作社目前简单做农产品流通的营销模式,向做大做强转型。”
如今,家里人看到她仍然奔波,都很心疼她。她说:“我是大山的女儿,也是普米族的女儿,只要我和大姐在,就会带着山里的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从小村到小村的距离
北纬25°4’22″,东经102°31’47″——昆明市五华区团结乡团结街道办龙潭小村。
这里是“和大姐”之家,也是傈僳族之家,确切的名字是“和大姐”的怒江农副产品昆明办事处。
从箐花小村到龙潭小村,小村和小村的距离是530公里。一个是她出生的小村子,一个是她创业路上的落脚点。两个小村的交汇点上,铺满了怒江的各种原生态产品。
庭院花开,岁月静好。
二楼的茶案子,木质厚实古拙,就连博物架也是古朴庄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和沧桑。
茶案后面的墙上,是一面照片墙,那是用和昆花从小到大的照片连接成的,像是她的人生轨迹。
平时,和昆花的脚底像装了轴承,一旦走出去就停不下来,她用脚步丈量着世界,也用诚信打造着怒江农产品走出去的道路。
偶尔空闲下来的时候,她喜欢在二楼多待一会儿,看着身后的照片墙,也品读着自己的一生。
其实,年少时无数次心急火燎地追,就是为了现在能风轻云淡地停。
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看透许多东西。
再回首,走过的人生轨迹,便如天边的繁星,在记忆的长河里闪烁着扑面而来,那么纯真,那么清晰。
时至如今,她依然忘不了将怒江土特产品引到都市的艰辛——
创业之初,她都是将收购来的土特产品运到怒江和周边城市销售;直到2000年左右,才开始进军昆明,想让都市人群的餐桌上,也多些怒江畔的特产。
当时,还是经历了很多艰辛。
她明白,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脆弱;等待伤口结疤,将成为最坚强的铠甲。
刚到昆明时,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是经过拖拉机、农用车、班车的连番周折才到了省会,但货物是从班车上捎带过来的。
班车当时停泊在西部客运站,她要用微型车一点点倒在临时租住的地方。她是既当老板也当装卸工,将包谷面、苦荞面、白芸豆等很多怒江土特产,一袋袋从大车上搬下来,装到微型车上,到地方后还要自己扛下来。
有次卸车时,一袋苦荞面因为没有扎好口,搬运过程中全部洒出来,不但洒到了地上,也洒了她一身,连眼睛都睁不开,当时把她都气哭了;但哭完后,还是要继续收拾。当时,扫地的环卫工人还过来说她,让她赶紧收拾好,把地面弄干净。
“孤单,就像是凉了的浴缸。”
那一刻,她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尽管孤独和心酸,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毕竟,小时候,我们可以躲在父母的怀里哭;可到了一定年纪,有些泪水就只能留给自己。”
她也知道,想要成为一等一的高手,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千锤百炼。
以后,她带着怒江的土特产品,参加了昆交会、南博会、旅交会、茶博会、文博会、新春购物会、千社千品农产品交易会;从昆明开始展到一二线城市、上海、北京、珠海、澳门、广州、香港、厦门、台湾等地……
秘境所至,世界为开。
终于,她用诚信和品质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和企业走上销售土特产品的致富之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作为个人,和昆花荣获了“2012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奉献精神奖”,作为集体,2013年,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箐林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荣获“50佳合作社”奖。这是对和昆花这些年努力付出与辛勤拼搏的最好回报与褒奖。
“怒江之美,美得醉心;怒江之险,险得惊心;怒江之贫,贫得痛心;怒江之难,难得揪心;怒江之变,变得欢心。”
这句总结怒江“五心”的话,让她一直感触很深。
怒江的贫困,确实让她如锥刺股;但怒江的原生态产品走不出去,又让她心急如焚。
好在怒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持续的扶贫攻坚工作中,不但极大地改善了怒江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也彻底激发了怒江少数民族群众的致富欲望,一切都变得好起来。
这,也是她梦寐以求的。
原生态,多点爱。也希望“和大姐”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完)(文/张密 余迷 图/中国普米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