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生:一朵花,一棵药,一生痴(上)

编者按:

绿树掩映中,古老的小镇老房子、老水井、古桥梁构成了浓郁的乡村特色;寺院、红烛、晚钟散发着传统文化的芳香——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平坝镇,这里是中国三七原产地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商贾云集的三七经济交流中心。

踏着石铺筑就的古驿道,漫步在三七古镇里,古街绵延伸展向远方。清风吹过,被历史叠压的往事便随风一层层释放出来——平坝人,从哪里来?从古老的句町国走来;从1000多年前的土司大院里走来;从沐英入滇的高石坎柳树弯来……所有迹象表明,平坝最早的居民很可能是600多年前那支明朝远征军的后代。

1381年,朱元璋派遣大将沐英率兵33万远征云南,高石坎柳树湾正是当时的阅兵台。当年,明朝远征军一支小部队来到文山平坝,从此开启了平坝古镇辉煌正是当年的这些远征军,随军迁徙而来的几万犯人盗贼等,在平坝附近的老君山上开挖银矿,带来了平坝最初的热闹与繁华。

2024021305582370

田坝镇晨景

 随着矿洞逐步发掘到300多米这一在古代而言不可思议的深度,矿工们在井下的生存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服用当地土产的田七,能有效解决古人缺氧问题。

当年,几万人分布在老君山各个山头,奋力开采。当他们感到胸闷和气喘时,就嚼几片田七一年下来,最少需要几万斤田七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野生的田七根本不够用。这样完美的商机,来自于南京的精明商人当然不会错过。他们选择了平坝这一片条件最好的山坡,开始人工种植田七,然后高价卖给开银矿的工人。

《文山县志》记载,当时平坝镇三七卖给矿工的平均价格,是1斤田七等于1000斤大米,是名副其实的“金不换”。而换回来的,则是矿区刚生产出来的雪花白银……

2024021305582581

田坝镇多年前街天交易情况(当年田坝镇供图)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

沧海桑田的演变中,三七倔强地生长在文山这片土壤上——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一种,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存植物,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也是中国民间最早使用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其使用历史已有3000余年,有确切记载600余年。

晨曦初露,种植基地里花蕊绽放,七叶一枝花(关于三七的一个很形象的别名)上花瓣绽放,鲜艳欲滴。三七三年一熟。这些生长了三年的三七,终于到了收获季节。

清风拂过,花瓣上的一滴露珠,轻轻一颤,滴入到下面的土壤里,也将一个好消息传递到下面密密麻麻的根系中——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认定云南文山三七种植系统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云南省该批次唯一入选的项目。

2024021305582751

三七基地收货季节(企业供图)

 

“依托云南文山三七种植系统,将遗产地建设成我国中药材绿色种植示范基地、我国中医药休闲旅游示范基地、我国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及我国中药材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带动遗产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维系遗产地社会稳定、推动遗产地传统知识、技术和文化的传承。”

——这,就是云南文山州政府制定的三七种植系统的保护与发展目标。

清风拂过,花瓣上的另一滴露珠,轻轻颤抖了一下。露珠的颤动中,映射出不远处一个人的细碎影像——斑白的鬓角、眼角的皱纹、执着的目光。在七田里,他望着无数摇曳的花瓣,眼神如望向情人般温柔、痴迷而炽烈。

张云生——一个痴人,一个三七人;为了一朵花、一棵药,从而痴迷一生,不能自拔……

2024021305582918

 

 时光清浅  温婉如水

现代社会,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像是一条抛物线。

细看这条抛物线,就能看出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但对张云生来说,他的人生轨迹的抛物线却起伏得有点厉害;甚至几次大起大落,有常人不能承受之重、不能忍受之苦、不能忘却之痛……

漫步时间回廊,岁月如沙。

1963年,张云生出生于云南省文山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受周围环境影响,从小耳濡目染三七种植的他,对三七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

自古以来,对社会底层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书是唯一正确途径。他知道,种植三七可以吃饱饭,但读书优秀却可以把饭吃得更好。因此,他选择先去读书。

2024021305583364

年轻时的张云生(本人供图)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也是自古以来学子们的训诫和最好归宿。

所以,他努力读书。1983年,20岁的张云生从云南省财经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铳卡三七药材场(云南省砚山监狱)从事财务工作。1991年,被任命为下属药厂厂长。

1995年,时年32岁的张云生,就已经被提拔为云南砚山监狱副监狱长(副处级)。在被提拔前,他已先后荣获云南省监狱管理系统“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彼时,张云生年轻有为,前程似锦。

彼时,张云生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第一步。

彼时,人生的抛物线,对张云生还是一路关照的;他的人生也一直在上升阶段。

那时,由于工作关系,他与国内研究三七的泰斗级权威专家——文山三七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国内首部三七专著《云南三七》作者董弗兆先生成了同事。此后的工作中,张云生及其团队成员成为董弗兆先生的得意门生。

随后,他又结识了国内专事研究三七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崇仁等专家学者,专业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对开发三七精细产品更加痴迷……

2024021305583877

张云生在查看三七长势(本人供图)

 

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看透许多东西。

在研究开发三七精细产品过程中,他还与多位日本汉方药学家交流,开启了他对中药的崭新认知。原来,中药不仅是中国的独有;在日本也经过了长期发展,并且发展得还很好——

其实,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与中医学一脉相承。

日本汉方药学同样推崇神农本草经;医学推崇张仲景伤寒论,黄帝内经灵枢、素问。在中国隋唐时代,日本汉方医学就经历了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在中国元明清时,日本汉方医学也经历了镰仓时代、南北朝、室町时代、江户时代……

2024021305584296

时光清浅,温婉如水。

后来,张云生看到了日本医药学家冈田研吉先生的专著《田七人参健康法》。书中对三七能够净化血液、消除疾病根源的理论,让张云生对三七开发及应用价值有了更深刻认识。

尘梦间,一杯茶……

毕竟,学历只是一时的知识,而学习才是永久的智慧。

当才华撑不起想法时,就静下心来学习;当能力驾驭不了目标时,就沉下心来历练。

随着对三七功效的了解深入,他胸中也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计划——一个用三七产品造福更多人的宏伟目标。(未完待续)(文/张密 张议华 图/杜星作

(0)
上一篇 2024-02-13 12:33
下一篇 2024-02-14 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