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巫家坝机场上停满了飞虎队的战机。那时候的战机,还是要在飞机前用一根绳子拉一下引擎,等机器转动起来人才离开,飞行员才能驾机升空。因为给飞虎队的战机拉引擎,我的一个同事躲避不及,被飞机前面的螺旋桨打断了一只胳膊。后来,所有飞虎队的战机只有我一个人来维修了。”
103岁的王克明老人祖籍山东兖州,自幼在父亲的背上要饭长大,成人后颠沛流离,从事过很多工作。来到云南后,心灵手巧的他不但为当时的“云南王”龙云的车队做过修理工,后来还被调到机场为飞虎队修飞机。以至于飞虎队撤离时,都舍不得这个心灵手巧的修理师,要带着他一起回美国。但眷恋家乡的王克明,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来,继续从事修理工作。
在外婆的背上要饭长大
1913年的山东,还是“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的年代。那时节,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王克明出生时,就赶上了战乱年代。很小的时候,他就失去了妈妈;两三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背上开始了讨饭生涯。
那时候,父亲的背就是他最温暖的床。父亲的双脚,在异地他乡的土路上踩出了两串凌乱的脚印。那两串脚印,从家乡不断往外延伸;而背上的儿子,也在一点点变得沉重起来。在父子的心里,故乡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当时,在哪里能找个地方生存下来,哪里就是他们的故乡了。
在王克明8岁的时候,父子乞讨到了安徽,在凤阳待了几年。到他15岁的时候,流落到南京莆田,承包了一个山头,靠砍柴为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长成大半小伙子的王克明,和父亲一起进山,用斧头砍下一根根树枝,劈好后挑到集市上去买。那几年,父子俩用斧头养活着自己。
再后来,他还去给地主当过长工。“一年累死累活地干到头,除了凑合着果腹外,也就能拿到十几到二十文钱,能买得到啥啊!”说起小时候的故事,王克明闭上眼、摇摇头,近一个世纪前的艰难岁月,还零散地浮现在他眼前。
后来,他还去广东的南江口当过码头搬运工。“当时的码头搬运工全靠力气为生,经常要用杠子抬货物,找一个合适的伴很重要。两个人既要体力相当,还要配合默契。因为年龄小,成年人不愿意和我一起干活,后来只好和一个老人搭伴,才勉强干了一年多。”
在龙云的车队做修理工
之后,南京光学仪器厂招一个门卫,已经长成小伙子的王克明争取到了这个差事,总算是结束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在南京大屠杀前,南京光学仪器厂全体搬迁。当时,王克明的父亲已经去世。没有了牵挂的他,跟着厂子搬到了昆明的海口,在海口200号安家。
那一年,他24岁。
但后来,光学仪器厂裁员,王克明只好又踏上了谋生的道路。“兵荒马乱的年代,要找口饭吃太难了!”在撞了很多南墙后,他终于在马街电机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这份工作也没持续多长时间,之后他又面临着饿肚子的危险了。
随后,他在位于昆明东郊羊方凹的昆明市三机厂找到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心灵手巧的他,很珍惜这份工作,也对机械情有独钟,慢慢琢磨出了很多修理的细节,工作才总算是能保住了。很快,他的修理技术不断提高,到了专门为美国人修汽车的岗位上。
“别看咱没读过书,但啥东西一学就会,没有咱捣鼓不了的东西。”说到自己的本职修理工作,须眉皆仓的老人笑得很开心,还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就连驻扎在五华山的“云南王”龙云的车队,全部车辆维修任务夜都交给了王克明。
在巫家坝专门维护战机
1938年9月28日,日军的飞机从越南起飞,首次轰炸潘家湾。从此,云南人民饱受日机轰炸之苦,日机甚至在无战斗机保障护航的情况下,就出动轰炸机起飞进行轰炸。1941年12月7日,陈纳德率飞虎队第1中队和第2中队降落昆明。20日,即将10架入侵日机击落6架、击伤3架,飞虎队无1架损失。昆明军民士气大振。
“日本人的飞机从越南飞过来,8分钟就能到昆明。所以,那时候的空战非常惨烈。很多战机受损后,都需要及时维护,飞机修理师就成了最奇缺的人才。但是,那时候大家连见飞机都是第一次,哪里会修啊。但是,三机厂后来还是派我和安徽的一个同事去机场做修理师。去的时候,真是赶着旱鸭子上架啊,修汽车的人,咋能修得了飞机啊!”
王克明说:“但是,能帮着飞虎队修好受损的战机,再重新回到蓝天上抗击日本人的轰炸,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是保家卫国啊!飞机再难修,我也要学会。”带着一股子不认输的劲头,王克明虚心跟飞虎队的机械师请教,很快弄明白了常规的维护和修理技术。
“那时候,我们两个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啊,飞机哪里坏了修哪里,哪里打穿了补哪里。”也就在维护过程中,王克明同事的胳膊被飞机螺旋桨打断。这样,很多修理任务就落到了王克明一个人身上。
王克明的拿手绝活是换飞机发动机。每台飞机发动机有三个螺丝,哪架飞机的发动机出现故障,王克明分分钟就卸开三个螺丝,用吊车卸下受损的发动机,迅速将保养好的其他发动机换上。等飞机升空后,他再来修理损坏的发动机。
随着战役的惨烈,昆明的几个地方都有了飞虎队的战机,王克明也就到处跑。哪里的飞机有问题了,他都是迅速冲过去。
战役结束后,飞虎队要撤离的时候,很多飞行员舍不得这个心灵手巧的修理师,要带着他一起去美国。但是,王克明笑着说:“我只会修飞机,但不敢坐飞机,我怕会掉下来。”在一片笑声中,他接着说:“其实,我们的国家还要恢复,还要发展,更需要我这样的修理工。我留下来,还能帮着国家做点事。”
“OK——”所有的美国飞行员都向王克明竖起大拇指。王克明挥挥手,看着自己熟悉的战机一架架升空,消失在云层中。
在公交公司修车到退休
昆明解放后,城市秩序逐渐得到恢复。1952年,昆明公交集团在市区开通了第一条公交线路,结束了春城没有公交的历史,这成为昆明城市进步的重要标志。王克明的技术,再次得到了发挥,昆明公交集团聘请他去维护车辆。
“那时候,我们依靠仅有的21辆老式木炭公共车、2把老虎钳、2条营运线路和108名公交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当时营运线路总长度只有9.8公里、日均客运量1.48万人次,是一个典型的“车无停处、人无住处、设备简陋、厂房破旧”的作坊式小企业,被市民戏称为‘偏厦公司’和‘马路天使’。”
王克明至今还记得,昆明最早的公交车是“万国牌”。虽然当时的昆明只有21辆老式木炭公共车,但同样忙得王克明团团转。所以,直到33岁时,他才算是成家立业,陆续有了三男三女共6个孩子。
王克明在公交公司又干了28年后退休;而妻子则在1979年从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退休。忙碌了一生的老两口,才总算是消停下来。2008年,妻子在82岁时去世。之后的18年,王克明在子女的静心照顾下,一直安详着幸福晚年。
“老人的牙齿一直很好,这得益于他早年跟美国飞虎队的飞行员们学会了刷牙的习惯。直到现在,一颗牙齿都没掉,还习惯每次吃了东西都要刷牙漱口。98岁时还能爬高就低,100岁以前还能‘嘎嘣咯嘣’地嚼老蚕豆。”王凤梅是老人6个子女中最小的女儿,也已经退休10年了;而老人的大女儿,今年也70岁了。
现在,老人是和五儿子王云生、媳妇李琼仙一起生活。“老人现在是四世同堂了,子孙辈加起来有30多口人。老人的聪力很好,子孙辈哪个还没进门,他从脚步声和说话声就能辨别出是谁来了。”李琼仙说:“本来,之前老人的头发都花白了,但这几年却又萌生出一些黑头发来,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王爷爷是公交集团的一个‘宝’啊!”昆明公交集团退休管理办公室主任徐彬介绍,公交集团现有1.3万多名职工,其中离退休人员近3200人。百岁以上的老人,只有王爷爷1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60多人,90岁以上的有20多人。
“尽管这些离退休人员居住比较分散,但逢年过节的时候,公交集团都要对高龄老人逐一进行慰问,把集团公司党政工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温暖送到老人身边。”徐彬说,尤其是像王克明这样的百岁老人,集团公司更是经常保持联系、问寒问暖,随时上门服务,让老人晚年生活开心愉快。(文/张 密 陈亚南 图/朱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