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一半沧桑岁月,一半温情时光》(四): 留好一脉史:秋水盈盈,春云漠漠

稻谷熟了干什么?下田拿鱼啊!拿是什么鱼?稻花鱼!

万亩草山草绿了干什么?放羊啊!放的什么羊?黄山羊!

龙陵的日子最诗意。香柏河村里有田园好时光,横山村里有宁静的雨声,大垭口村有远征军留下的戎马岁月,石斛观光基地里有紫皮石斛的幽香……

在龙陵,还可以看到傈僳族女子“上刀杆、下火海”的绝技,傈僳族民间体育“嘟哒哒”;傣族群众用水花做成的晶莹祝福,傣族小伙耍起的“武棍”;“酒醉桶”里传出的妙音,阿昌族一个火塘一盏灯的“蹬窝罗”……

2024020900310678

龙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

 

三千繁华  九千凄凉

东经98°47′,北纬24°11′。

龙陵县象达乡营坡村南海寨的汉族群众,流传着制作纸伞的非遗项目。南海寨下的象达河,河水东出苏帕河,注入怒江。

南海寨的纸伞工艺,相传在明末清初从象达村板粟树寨许姓人家学来,从此代代相传,保留至今。

《龙陵风情录》载,清末民初,象达的民间商贸活动较为繁华,资丰者以马帮驮物载货往返缅甸,本小者则肩挑小担奔走于芒市及附近集市,自产的土布、纸伞、竹木用具、糖食糕点,皆为交易之物。

解放前,象达手工生产的纸伞、土布、竹器比较有名,纸伞销于附近州县,远及缅甸。二十世纪60年代,因受原材料及市场制约,纸伞厂后来倒闭,却保留下少数以家庭手工生产的制伞人家。因而,传统制伞工艺才能一直延续至今。

自古以来,象达的纸伞都是由伞把、伞枓、伞骨、伞头和伞面组成,制伞有72道工序,都是成批制作。制伞的工具有自制的木架车床,打钻、砍刀、锯子、凿子等。

在72道纸伞制作工序中,全部都是用手工完成,伞把选用当地特有的“人面观音竹”来做,竹根部具有独特的竹节造型,用水煮后能起到防虫蛀的效果。

在砍竹子和木材时,民间有“七竹八木”的说法,七八月份砍的竹子不会虫蛀,必须在来年的立春前砍料备好。用这样处理后的竹子和木材加工做出来的纸伞,结构紧密、工艺精细,经久耐用。

而伞面的绘画通常是由女子来完成,常彩画碎花、梅花、喜鹊等吉祥图案。早时,滇西一带有“芒市谷子遮放米,象达姑娘龙陵雨”的民谣流传。

在象达乡营坡村南海寨,纸伞制作工艺虽以家庭传承为主,但也不忌外传。

纸伞工艺人王立魁介绍:“以前,龙新乡绕廊的一位小伙子,曾到家里拜师,学习纸伞制作工艺。在手把手地教了三个月后,小伙子回到绕廊,最终还是因制伞工艺复杂没做成功。”

从象达纸伞手工艺制作中,反映出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渊源。这种手工艺制作形式目前已十分稀少,是研究汉族原始手工制作形态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科研参考价值。

2024020900311269

象达纸伞制作

 

秋水盈盈  春云漠漠

龙陵县平达乡黄连河村的建寨时间,为明朝中期。这里的傈僳族由两部分组成,大部分是由西迁而来,小部分是由婚嫁演变而来。黄连河傈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使用傈僳文。

《龙陵县志》载:“以前的傈僳族男人裹头、衣麻布、披毡衫、佩短刀;妇女短衣长裙,跣足,以头负竹箩出入”。尤其龙陵傈僳族女子服饰文化,是龙陵傈僳族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龙陵傈僳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史料记载,傈僳族分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三大支系”。因为龙陵县的傈僳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出行不便,受此地理条件限制,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保留。

如何在时代发展和文化变迁中坚守住龙陵傈僳族民族服饰文化的底线,成为龙陵傈僳族和非遗文化工作者必须解决的课题。自20世纪80 年代后期至今,龙陵县民宗局和各级文化部门,坚持在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出版了《龙陵傈僳族服饰》一书。

《龙陵傈僳族服饰》的出版,既是龙陵傈僳族传统文化和服饰文化在一定阶段的研究成果,也为龙陵傈僳族传统文化和服饰的进一步研究和弘扬,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2019年5月19日,CCTV-7《乡土》栏目摄制组走进龙陵县,深入傈僳族服饰技艺传承人余招娣家中、龙陵县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平达集镇、小河茶园等进行节目录制。截至5月25日,摄制组在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陪同下,历时一周的拍摄正式杀青。

《乡土》栏目组以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讲述了傈僳族服饰非遗传承人余招娣招徒学艺、传承傈僳族非遗物质文化的故事,并将平达的风土人情、特色产业、集镇风貌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完美糅合,让多姿多彩的龙陵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乡土》栏目是一档家喻户晓的纪录片类节目,节目呈现的是“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地方样貌、特色文化、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等,既有浓郁的文化气质又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诗意空间,深受观众喜爱与好评。

2024020900312766

龙陵县文化馆

 

涓涓细流  润物无声

“上刀杆、下火海”绝技,自古以来都是男人的活动 ,传男不传女。但是,在龙陵却可以看到一个傈僳族女子表演的这项绝技。

1996年6月,从碧寨乡半城村麻家寨走出了一个奇女子杨海燕,到西安表演了“上刀杆、下火海”绝技,技惊四座,此后一炮而红,享誉大江南北,被称为“国内女子刀杆竞技第一人”。

从此,也打破了上刀杆技艺“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也打破了表演形式。男女可以同“上刀杆”,完成“双飞燕”、“鸳鸯戏水”等动作,使传统技艺更加惊险刺激——

“嘟哒哒”听着就萌意顿生,意思“快来玩,大家快来一起玩”。据传,“嘟哒哒”自清代嘉庆年间在傈僳族人举办的“三锅腔”年会上流传下来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农闲、节日、祝寿、聚会、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幼都要玩“嘟哒哒”。

制作“嘟哒哒”的叶片叫“嘟哒萍”,汉语叫猪鬃草。用10多片草叶根部交叉折叠,编成比拳头稍小的草球玩。玩“嘟哒哒”极少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可单人对打、双人对打、男女混合多人对打,趣味十足——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阿昌族聚集在蛮旦寨脚舞场跳“窝罗”舞。在场地中央烧起一个火塘或摆一盏灯,由“烧子”领唱起舞,众人围成内外两个圆圈,伴着象脚鼓、洞箫、芦笙、三弦等乐器,装扮成狮子、老虎、水牛、猴子、鸳鸯等,并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舞蹈——

土巴拉乐器是流传在彝族香堂人民间原始的草根乐器。乐器或击、或敲、或吹……只能发出简单的声响,后经木城乡文化人改良后,使其音准达到了国际音标。

2024020900314932

非遗傈僳族女子服装制作

 

“酒醉桶”是土巴拉乐器家族中的主奏乐器,是用当地一种名为“酒醉树”的寄生藤科植物制成。吹奏时发出似“酒……醉……,酒……醉”的声音。它既有管乐的音量、音质,又可奏出弦乐的效果,为中西器乐家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陵县文化馆馆长陈平凤介绍,很久以前,傣族青年为了保护寨子里美丽的姑娘,决心习练武功。从此,在傣族的民间,一直沿袭着用“花棍”习武的习俗,渐渐演变成一项民间武术活动和表演。流传至今,已近500年的历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龙陵吧,来感受龙陵县民族民间非遗物质文化的无穷魅力。(未完待续)(文/张密 图/尹绍平

 

(0)
上一篇 2024-02-09 11:37
下一篇 2024-02-09 11: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