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位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
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滇池周围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国建立,定都于此;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时期,南明永历政权在昆明建都。昆明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为山原地貌,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
昆明有什么?除了春城的美誉,除了“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还有万物蓬勃,无拘生长;走进昆明,就走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可以看到“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的痕迹;这里,还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
这里,有一处距离城市最近的“远方”——楠竹公社。“从海口看白鱼,由白鱼生楠竹”。隐匿在滇池旁、楠竹公社里的Hidden Ground自然社区,跟随主理人顾李思瑶和一帮时尚的年轻人,在竹林中探秘“生活原本自然”的真谛;在种质咖啡厅,品尝花式咖啡的时尚……
当然,昆明还有享誉全球的花卉;有花卉产业链的产值达到了1132.6亿元的斗南花卉市场。这些,都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楠竹公社;距城市最近的“远方”
昆明,海口,楠竹公社,Hidden Ground自然社区。
这里,种植着密密麻麻的竹林。一脚踩入竹阴,仿佛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清凉的世界。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忙碌的烦恼,留给人们的只有满眼的绿竹与清新的空气。
这里栽种的竹子有上百个品种,很多区域用不同的竹子,圈成了一个个相对私密的空间,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丰富多彩的“绿色生活世界”的追求。竹林外的宽阔草地上,是天幕露营地;当然还有烧烤、啤酒、飞盘和风筝。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或是带上亲人孩子来这里,感受这个距离都市最近的“诗和远方”。
竹林里,五旬老汉李茂良剥下几棵竹子根部的笋叶,整理了下竹丛周围的杂草。看起来,他像是一名地道的园林工人。其实,他是个有故事的老人——
李茂良是曲靖人,家里兄妹三个,他行二,年轻时吃了不少生活的苦。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在社会上摔了不少跟头。农村里有句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三十六行”里,他几乎做过半数行业,但都没成为“状元”,但却积攒了不少经验。
做过搬运工、小工、小生意……赔了赚,赚了赔,在领教了生活的“不少颜色”、吃了很多苦头后,他终于直起腰来,积攒了一笔够家人生活的资本。因为没读过多少书、没出门见识过很多事,所以他把这些遗憾弥补在独生女顾李思瑶身上,“望女成凤”——送她走最远的路,去最远的地方。因为,顾李思瑶有10多年一直在欧洲留学,在国外读书、工作、成家……如今,这只“凤凰”终于出落成老汉李茂良的骄傲。
三年疫情期间,李茂良的一些生意受到影响,他在反思中看到年迈的父母,想着给家乡的父母打造一个可以休憩和养生的地方。随后的时间里,他邂逅了云南师范大学竹类研究所所长谭宏超教授。谭宏超建议他在昆明周边找地方种植竹子……于是,才有了现在的楠竹公社,才有了郁郁葱葱的竹林摇曳。
要把这片竹林打造成集教学研、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所在,李茂良力有不逮,于是,召唤回来家里的“小凤凰”。女儿顾李思瑶回来后,给他出谋划策,召集她的一帮闺蜜,结合时尚和国外的流行趋势,独辟蹊径,打造出了Hidden Ground自然社区。
“年轻人的世界,老人们看不懂”,这句形容社会变迁的话,李茂良也听过,但不怎么理解。这两年,看着女儿和她的一帮小伙伴们,雷厉风行地布置着竹林中的一切。他感到,自己能做的,还是去照顾竹林吧。于是,他把这里的业务全权交给女儿,自己去竹林里寻找悠然的所在。
现在的楠竹公社,不仅是一个以特色生态公园,更是一个自然生活美学户外社区。主理人顾李思瑶和她的“德国先生”一起照顾着这片竹林。这对90后中德夫妇,和他的伙伴们,在昆明西山、在白鱼口这个滇池西岸的静谧村落,将蓝天白云与山河丛林融合,秉承着“把生活带入自然·让自然融入生活”的理念;用852天,褪去城市繁杂的印记,隐秘在故乡的土地中,结合国内外生活方式,搭建了这个名为Hidden Ground的“离城市最近的远方”。
目前,楠竹公社结合国家战略及区域属性,联动教育体系,打造以“生产生活劳动教育”“自然生活美育体验”为核心的社区空间。在“生产生活劳动教育”层面,规划了“竹子科普馆”“种质展览馆”“生命试验场”“乡创中心”“大学生无人机培训”等六大区域,并且和70余所大学联动,打造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联合省级区级50余所中小学,做自然教育实践课程。
在此规划下,楠竹公社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被中共西山区委统战部授予“西山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站”的称号。
斗南花卉;离世界最近的“花市”
说完楠竹公社的李茂良老汉,再把视线转到风生水起的斗南花卉市场。斗南花卉市场的崛起,也和一个老人有关。
漫步时间回廊,岁月如沙。
斗南,中国花卉产业发源地,坐落于昆明滇池东岸,因花而盛,因花而闻名世界,因花而成就“世界春城花都”。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迎来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重大改革,全国农民有了生产和交易农产品的自主权。
1984年,坐落于昆明滇池东岸的斗南村农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在三分菜地里试种鲜花,从此开启了新中国鲜切花商品化种植和交易的道路。
然而,1999年年初,昆明突降了一场大雪。那一年,高规格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在紧张准备中,罕见的大雪却意外来临,大雪压倒了许多昆明花卉大棚,花农损失惨重。
大雪过后,斗南花卉产业联合会副会长王永伟,开始思考往南边走走,给已经打响的斗南鲜花另外找一个温暖的地方生长。这时,刚好遇到开远市委、市政府想在开远尝试培育新的农业产业,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从此,开远一带也加入到鲜切花的大面积种植中……
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2021年,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量达到 85.68亿枝,总交易额81.25亿元;盆花多肉、加工花卉、花卉衍生品、花卉农资交易额达到40多亿元,斗南花卉交易总额达到120多亿元。
同时,中国昆明斗南花卉东北交易中心落地建成,打造东北地区花卉产业规模化交易,实现斗南花卉品牌输出;在打造斗南夜经济以及与云南财经职业学院联合成立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学院,在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斗南花卉集团一直以来以社会责任担当为己任,体现了一个市场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截至202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90.1万亩,遍及全省38个县,总产值超过830.1亿元,种植农户30多万户,100多万人。仅围绕斗南花卉市场涉及的各类企业、经营户、花卉经纪人、餐饮、住宿等领域就业人员达到7万多人。花艺培训、干花、永生花、精油等花卉衍生品的创新创意,为花卉产业链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城镇充分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斗南花卉市场,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经营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交易服务、信息服务、种植技术服务、花卉供应链和金融服务等各项服务得到不断深化。这一切,都为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开展花卉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容纳了更多花商、花农进场交易,吸引了花卉加工类、旅游服务类、花卉文创类的企业和商家齐聚斗南花卉市场。
20多年来,斗南花卉市场屹立中国花卉行业顶端,成为唯一的国家级花卉市场。万商云集,百业荟萃,持续繁荣的斗南花卉市场得到了花农花商的认同。
20多年来,斗南花卉播种了梦想,创造了花卉产业奇迹。虽然也存在着很多困难、问题,但同时存在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在斗南等你,你在哪?一起来花都,来这里的“花花世界”,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张密 包雨珊 赵嘉 图/昆明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