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古文字研究呈现新貌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对民族古文字文献整理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健全少数民族古文字人才传承机制,建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专业人才学术交流平台”等,为相关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民族古文字研究呈现新貌

  绝学赓继相传

  语言文字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深入研究民族古文字难度较大,需要长时间的综合学术训练,因此多项研究已成为“冷门绝学”。近年来,我国先后设立两批次40余项“冷门绝学”团队项目,其中涉及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领域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团队”“北京大学胡语文书研究团队”“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团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文献研究团队”“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多语种文献研究团队”等。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伯君谈及正在研究的“基于汉语通语与方言研究的番汉对音数据库建设”课题时表示,系统整理番汉对音资料,可以弥补汉语韵书《切韵》和《中原音韵》等汉字归类字书的不足,为拟定汉字音值、明确现代汉语方言语音层次、解决民族古文字拟音问题提供宝贵资料。

  2022年是契丹文发现100周年。1922年6月21日,辽兴宗的永兴陵出土了以契丹小字篆刻的《兴宗皇帝哀册》和《仁懿皇后哀册》,契丹文字尘封数百年后重见天日。据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吴英喆介绍,“契丹小字发现100周年暨第五届契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在赤峰召开,学人们回顾总结百年学术史和探讨学术前沿,有助于推动契丹文字研究迈向新阶段。

  甘肃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在武威市博物馆保存有一通珍贵的碑刻——《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该碑为西夏时期名碑,碑文为西夏文和汉文合璧,一面刻西夏文,一面刻汉文,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在存世和出土的大量文献中,有很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字书写、镌刻而成的文献,包括碑刻、印章、钱币、符牌、书籍、社会文书、题记等,形成“合璧文字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表示,合璧文字文献在历史学、民族学、文字学、语言学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生动反映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事实,是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写照。

  打通学科壁垒

  学术探索无止境,融贯各学科才能左右逢源,开辟新境界。语言学家罗常培发问:“咱们为什么不能从国内少数民族的语言,尤其是材料特别丰富的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来建立中国的新语言学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孙宏开看来,罗常培先生提出的“中国的新语言学”,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立民文古籍与汉文古籍兼修的古文献相关学科专业”。这一要求使相关学界深受鼓舞。为此,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王启涛表示,要推动学科资源与学术力量整合,在研究中提倡将汉文献与民族文献打通,相互观照,进行有穿透力的比较研究,并吸纳海内外关于中国语言文字与中华文化的比较互证研究,努力展现更为宏阔的学术视野。在孙伯君看来,《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印发为民族古籍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将有力推动民族古文字文献学科的发展。

  打通学科壁垒是学术研究创新的着力点。孙伯君表示,在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中,要贯彻中国传统的考据学方法,融通“汉语言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大学科体系,构建“中国文字学”“中国文献学”大框架,打通壁垒,拓展大文献、大语言文字的学科视野,掌握民族古文字文献释读话语权,构建中国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文化大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曾江 朱娜

(0)
上一篇 2022-07-28 01:45
下一篇 2022-07-28 01: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