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头条(记者 王玉伦)贵州消息:[非遗研学]——古代的纸是怎么来的?花草纸你见过吗?这个秋天,以“纸”为媒,青曼研究院带你探寻,“纸的文化记忆”!非遗润童心,匠心共传承,自古以来,桂花就是秋天的象征之一,赶在秋天的尾巴上,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十二小学奔赴在研学的路上,走进舟溪镇曼洞非遗研学基地.
体验非遗古法造纸
体验非遗文化—苗年
体验非遗苗族泥哨制作
什么是非遗?,保护非遗,不是让它成为一个展览品,而是让它变成“活”的文化,让孩子从中汲取先民智慧和精神,开阔眼界的同时锻炼实践能力!
寻访千年造纸技艺
发现传统匠造之美
传承非遗文化—古法造纸,潘玉华潘老师,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石桥古法造纸研学传承发起人,带领同学们了解纸的文化
纸的诞生是天地与人的合作,是自然与匠心劳动的完美结果,通过潘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也迫不及待地想做属于自己的纸
制作花草纸并在上面制作自己喜欢的图案,用树叶、用花朵勾勒出形状,万千植物、形态各异,构成了一张张美丽的图画,青曼非遗研学基地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淳朴的民风,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与环境相融合,用大自然的颜色装饰出美丽的画面
制作花草纸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传统古法造纸术工艺,也感受到了传统花草纸独一无二的魅力,神奇之处是同时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展现非遗传统文化的新活力,传承匠人工艺精神
制作成品,体验非遗文化—苗年,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2008年6月7日,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雷山县组成,申报的“苗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体验非遗文化苗年,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中,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走进歌舞的海洋,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文化的魅力
接下来,进行苗年工作中重要一部分,打糯米粑,以参与、互动、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苗侗的风情习俗
深入文化体验,全身心投入文化氛围,让同学们在实际参与中,深入体会、感知传统少数民族的魅力
苗年真的很神秘,尤其是它的祭祖和各种礼仪,走进苗年,你就会感觉到四周弥漫着苗族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发展的浓浓气息,这种气息让人心神荡漾,让人难以割舍,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传承非遗文化—泥哨制作
你们见过 “ 能吹的 ” 动物们吗?在贵州省黄平县,有一种泥捏的玩具——苗族泥哨,又名 “ 泥叫叫 ”,黄平苗族泥哨多为动物造型,从十二生肖到飞鸟走兽、蝶虫蛙鱼,应有尽有
在非遗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泥哨复杂的制作工艺,从黄土疙瘩变成形态各异的泥哨,要经历选土、和泥、制胚、阴干、烘烤,涂色、漆光等众多繁杂工序
了解制作工序后,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绘泥哨啦,只见他们化身为一个个小手艺人,全神贯注,全情投入泥哨的绘制
同学们开始用画笔在泥哨粗模上绘画,要在小小的粗模上绘画,难度可不小,同学们们不仅需要观察颜色的分布情况,还要精确地在泥哨上绘画
最后一步,绘画完成后,将泥哨放在桌子上吹风晾干,这样一个精致的泥哨就产生啦,合影留念
一天的非遗体验之旅结束了 ,“游中有乐、乐中有思、思中有学、学中有悟”,一场有意义的研学活动所带来的的感悟和收获,也能帮助同学们在之后的成长中,更加乐于探索善于思考
浏览量: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