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农地姓农,是不容置疑的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近年来,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落地,牢牢守住18亿亩粮食生产“安全线”。
耕地保护既要稳数量,也要提质量。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亩多,耕地质量总体不高。面对有限的耕地,势必要通过提升单位面积综合产能,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建造良田,关键是把高标准农田建起来。当前,已建成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切实夯实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今年底,全国将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保护耕地,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起保面积、保产量的重任。在东北黑土区,立足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通过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等措施,让黑土地重焕生机;在南方一些地区,通过治理撂荒地、改造中低产田等,有效增加了播种面积和质量。近年来,各地还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农户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技术和机械化应用,在保护的基础上,用足、用好一块块宝贵耕地。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坚持藏粮于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方能保护好我们的饭碗田,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不断夯实根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09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