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图文/王弘毅 首席编审/方 孔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近日,在一位朋友家里,赏见一幅弘一法师的丹书作品。惊喜之余,进一步了解那段历史。李叔同(1880-1942) 初名文涛,改名岸,又名广侯、成蹊,字惜霜,号叔同。后取名演音,号弘一,别名晚晴老人。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还是一位爱国主义志士。
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尤其他的书法。鲁迅先生极其推崇弘一法师的书法,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弘一法师曾自我描述自己的书法:“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李叔同青少年时代,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中日海战失利,邓世昌、丁汝昌等英雄壮烈牺性,美丽的台湾岛和澎湖各岛屿割让日本,随着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泱泱大国竟被区区东瀛小国如此欺凌,丧权辱国之痛,欲语谁休?
做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李叔同,每当夜深人静时,李叔同内心却汹涌澎湃,喧哗的海潮声、隐隐的枪炮声以及在海战中壮烈牺性的英烈们的怒吼声在他耳边经久不息。大敌当前,国恨家仇,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面对翻天覆地的世界,他的恨、他的气、他的血性,在胸腔无声地咆哮。
可只是邦国兴危,等不及他按部就班地考取功名的行为,远远不能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从那时起,李叔同这样的仁人志士们,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奔走呐喊、奋起抗争。他们就立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此,历史就记住了这位鲜活的爱国青年的形象。
抗日战争爆发后,已经皈依佛门的李叔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表现出了大无畏爱国主义情操。1937年,日军逼近厦门,他依然临危不惧,并且积极倡导佛教僧侣抗日救国,表示念佛也不能忘记救国,僧人可以念佛,但不能因为念佛而罔顾国家,甚至是念佛之后,更应该救国!好一位铮铮铁骨的爱国主义高僧。
弘一法师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此幅藏品就是最好的佐证。如今我们伫立在此幅作品前,回想当年,1941年正是日本成为其在华最猖狂、最飞扬跋扈的一年。做为一位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弘一法师, 奋笔写下了这幅作品。
我们似乎能看见,寒冬的一个傍晚,一抹夕照从窗外漏进,李叔同先生面对倭寇的一层层暴行,义愤填膺。他满怀悲愤的缓缓移步桌前,铺开素绢,调好鲜红的血液一般的朱砂墨,抬头望着窗外斜阳西下,光亮洒在身上,他有些欣喜,欣喜的是面对日寇的屠略,已经觉悟了的普罗大众,奋起抗争。
回想人生历经万般至爱,一切的一切凝聚心头,国家的希望由愤中升起,刹那间他挥笔起兴。朱墨由浓至淡,紧接着他将绢纸稍稍移了移,在左侧加注自署“晚晴老人”(这是弘一法师晚年最后一个别名)。
然而他并未就此歇笔,最后在作品的跋语中又写下:“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看看时间,于左下角落下时间“辛巳岁寒”,方觉完成。接着重新在朱砂印泥上反复打制,郑重地在绢上落印。这幅作品,纵使久经半个多世纪,看上去仍然朱墨如新。整幅作品真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味。
记得著名已故学者梁漱溟看了这幅作品,感慨万分。此幅作品,是弘一法师为20世纪书法的里程碑之作,是“心画”。它浓缩了作者个体生命的最大真实与全部信息,他把那时的悲愤交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是20世纪的《兰亭序》或《祭侄稿》。跟眼前我们看见的这幅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逝者如斯,岁月依然。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不仅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而且充分昭示了我们的先辈在那种国破家亡的国家生死存亡之秋下,他对日军侵华极为愤慨。他曾说:“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 今天打开这幅书法作品,扑面而来的那种气场,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弘一法师的民族气节。
充分昭示了我们的先辈在那种国破家亡的国家生死存亡之秋下,依旧坚韧不拔,用他们瘦弱的胸膛挺起了民族的希望,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分党派,不分信仰,只要拿起自己能够拿起的武器,和守土抗战,不论男女、不论贵贱、不论民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今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依旧从中感悟那份爱国主义的情怀。进一步激发我们统一祖国的坚强决心。在抗战胜利78周年的当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