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一生磨一技,上工治未病(2)少年初长成,自在恰如风(上)

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盘龙云中医院

黄勇:一生磨一技,上工治未病(2)少年初长成,自在恰如风(上)

编者按:

新中国诞生之初,百废待兴,中央一时还顾不过来考虑国家整个原子能事业的布局,也没有铀矿勘查的专门队伍。但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从维护国家安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战略目标出发,高度重视发展以核技术为重点的尖端科技,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打破常规,超前谋划核武器的研发。

铀是实现核裂变反应的主要元素,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发展核工业,首先要抓铀矿资源勘查。

1955年4月,在当时国务院第三办公室的领导下,地质部第三局在北京成立,它就是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

地质部第三局成立后,主要负责全国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成果资料管理的专业机构。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找到了国家急需的铀矿床,冶炼出核武器研制急需的铀原料,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代发展,地质部第三局陆续更名为二机部三局、核工业部三局、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现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勘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找到了大批铀矿床,探明了相当数量的铀矿资源储量,为我国核武器发展和核电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铀资源。完成了铀矿普查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航空放射性测量400多万平方公里、钻探工作量3200多万米。圈定出了20余条铀成矿带,探明了数百个铀矿床,使我国成为铀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4052700434653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里保存的一张老照片(资料图片)

在位于北京房山的中国核工业科技馆里,一张老照片里的情景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去参观的人。照片里是一群整装待发的年轻人,站在原二机部(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办公楼东门阶梯前,他们青春的脸庞上洋溢着笑容。

多年后,后人陆续找到了照片上的一些老人:照片左一是原在四〇四厂四分厂工作的侯化宣;左二是原在四〇四厂六分厂的尹虹;左三是原四〇四厂财务科的徐文兴;左四是四〇四厂的于培英;左五是从二机部分配到西北四〇四基地的马玉珍……

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当年的青葱岁月——

1956年,中央发出《关于抽调干部和工人参加原子能建设工作的通知》。当时,黄勇的父亲黄生爱所在的单位,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部总公司三〇九队,就活跃在湘赣粵三省一带,还曾参加了著名的“诸广山大会战”。

诸广山位于罗霄山脉南端,在湖南桂东县——江西崇义县——广东省仁化县一段;这里毗连湘赣粵三省,交通闭塞,人烟稀少;但从地质条件上分析,该区域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因此,“诸广山会战”的目的,也是通过大会战,摸排该区域的铀矿储备情况。

1964年3月,上级下达了“诸广山大会战”的指令。黄生爱随队伍立即集结,长距离紧急转移,迅速开进会战地区,深入到广东境内仁化地区。当时他所在的三〇九队,和陆续集结而来的中国核工业部总公司所属的二〇九队、六〇八队等各有关分队,还有广东省地质局七〇五队等10个地质队,共计7600人,在诸广山展开了一场“找矿与科研齐头并进”的大会战。

“诸广山会战”于1965年10月结束,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共完成普查面积2174.85平方公里,详查面积108.3平方公里。初步掌握了诸广山南段铀在花岗岩中的分布情况和铀成矿及分布规律。

1964年10月16日,会战期间,大家迎来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喜讯。

2024052700434762

当年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集龙镇二八一队的生活区照片(雪儿/摄)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直到上世纪末,根据国家对地勘队伍管理体制调整改革的要求,核地质系统共有77个核地勘单位、近6万人的队伍,整建制实行属地化管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更名为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保留了13个单位、近6000人,继续履行国家放射性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的职责和使命。

在当年,由于搞原子弹是绝密的事情,找铀矿的地质队也就成了很神秘的行业。黄生爱所在单位用的都是番号——三〇九队。其他相关的找矿队,有段时间还归属军队编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情况才开始解密还原。

因此,他所在的铀矿地质勘查队伍与组织管理机构等,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些关于父亲的神秘职业和职业崇拜,从小就深深地镌刻在黄勇的脑海里。

父亲虽然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探亲。但每次短暂的父子聚会,只要有时间,黄勇都会缠着父亲问东问西。后来,父亲笑着说,如果你感兴趣,就去我们铀矿地质勘查队举办的子弟学校读书吧;这样,你还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核二代”。

那个年代,社会上的部分家庭,还被称为“半边户”——指家庭中一方为农村户口,一方为城镇户口的夫妇。

2024052700434913

中国农村老照片(资料图片)

“半边户”一词,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在一个家庭中,一个男人在单位工作,吃着“皇粮”;而女人在农村种着“责任田”,当农民;他的子女一般也在农村,对这样的家庭,社会上当时称为“半边户”。

那时候,像黄勇家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半边户”。

那个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78年,安微风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中央肯定。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中国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那时候,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东风,已经从安微风阳的小岗村刮到了湖南永州市的蓝山县,刮到了位于丘陵地带的祠堂圩乡邓岩坡。黄勇家也承包了责任田,母亲李珍姣带着4个孩子忙碌在责任田里,从“土里刨食”“石缝扣粮”,勉强让一家人果腹。

2024052700435093

中国农村老照片(资料图片)

 

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黄勇又赶上了一拨“政策红利”——接班制。

其实,中国接班制度从1953年开始,到1986年结束。

国家最早对子女顶替问题作出规定的时间与文件是:1953年1月26日,政务院劳动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中规定:子女顶替就业,只适用于因公死亡或因公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到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

这两项利好消息,让一家人高兴得有些晕乎乎的。

先是符合接班条件的大姐离开了农村,被安排了合适的工作;之后是全家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农转非),责任田交还给存集体,一家人沾黄生爱的光,一起吃上了国家供应粮;三是已经在祠堂圩乡读初中的黄勇,可以去父亲工作的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集龙镇的二八一队生活区去读初中……

2024052700435215

281子弟学校原址已化为废墟,只留下岁月难以磨灭的青春岁月(雪儿/摄)

 

心中有梦想,人生有价值

“黄医生,您好,我终于找到您了,我的高血压、糖尿病,西药吃了20年了,我身体越来越差……”谷雨过后,昆明城区,车马喧嚣,盘龙云中医院慢病科里,预约的患者依旧络绎不绝。

助医王雪将患者引导进医生办公室。黄勇抹把脸,因为多年的勤奋和行医,他的发际线后移得有些厉害。他出去洗把脸,坐下来细问望闻问切,充满激情地接待着一位位慢性病患者,用所知所学缓解和解除患者病痛……

在时间的隧道里,从当初意气风发的初中生,到现在发际线严重后移的中年人;30年的时光流逝中,见证了他的成长和付出,也印证了他当初发奋学医的初衷——

2024052700435412

2024052700435884

281子弟学校原址,树下的水沟和台阶,隐现着当年生活的点滴(雪儿/摄)

那一年,要从故乡祠堂圩乡到父亲工作所在地的郴州市汝城县集龙镇,有400多公里,当时交通相对闭塞,各种倒车让人晕头转向。那时候,父亲因身体不适休假;黄勇少年心性,等不及父亲一起回去,决定先行过去。

第一次出远门,少年黄勇非常忐忑,第一天早晨从老家赶到郴州已经是下午,当时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开往集龙镇,只买到了最后的一张站票,住在了一家招待所里。因为担心错过乘车时间,所以一晚上都在半睡半醒间熬过。次日,早早拎着被窝卷和书箱子奔向车站,从早上7点乘车,一路颠簸到半下午.历经10小时,才算摇到了以后要学习、生活数年的郴州市汝城县集龙镇二八一队的生活区……

当年,铀矿地质勘查队的工作比较辛苦,没有足够的后勤保证,就没办法保障一线的勘探。为此,国家在湘赣粵交界处,给三〇九队、二八一等几个邻近的勘探队,集中建立了生活区。因为生活区在二八一的“辖区”,所以被称为二八一队生活区。

集龙镇境内山多、林密、水丰,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的楠竹、松、杉等林木资源,是汝城县重点林业乡镇之一,境内分布有集龙江、天子江、集河、园河这4条赣江支流,水资源丰富。

而且,这里还是中央红军西路军转战汝城的纪念地。

曾经的二八一队就是个小社会,除了办公区和居住区,还设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子弟学校,医院、剧院、商店、车队、粮店、招待所等,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2024052700440034

281旧址,家属区那一排排的住房,早已是人去楼空(雪儿/摄)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坐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有时候,黄勇和一群“核二代”的同学们,也会坐在山坡上,静静地看日出日落,草长莺飞。

此后的数年时间里,这个有别于外面的“小世界”,封印了黄勇的求学和成长的痕迹与烙印。(未完待续)(文图/张密 余迷)

 

 

(1)
上一篇 2024-06-08 00:10
下一篇 2024-06-08 0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