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云飞 徐小强
朱苦拉、东升和得底么是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的三个山区村委会,山高、路险、坡陡、箐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和基础设施的局限,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外出务工成了推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而他们去得最多的是福建沿海地区的海参养殖厂。
李保富是得底么村委会的村民,2021年,他和妻子经村里人介绍一起到了福建养海参,今年便在家盖起了“小洋楼”,他介绍道:“现在家庭主要收入就靠外出打工,我们两个除了日常家庭开支每年还可以攒下八九万块钱,现在先把房子盖起来,再出去打工两年把房子好好装修下”
东升村委会的村民杨宏明夫妇去年到福建养殖海参,过年回来就买上了新车。他说:“我们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开始捞海带、拌饲料、喂海参,差不多一点左右喂完下班,两口子每年能挣九万多块钱,目前打算先打工挣些钱再回家发展”。
有的开上了新车,有的盖起了小洋楼,有的还了贷款存起了积蓄……眼看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邻里乡亲相互介绍,一起去养海参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现在,像李保富、杨宏明这样去福建养海参的,朱苦拉、东升和得底么三个村委会共有280多人。据务工村民介绍,海参养殖厂更喜欢他们介绍过来的老乡,同村“老带新”能让新员工更快掌握养殖技术,减少新员工技术培训成本,生活上也能相互关照,留得住人。
由看山难看水愁,转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奔赴,让云南宾川山区群众走上了一条致富路,也成了宾川平川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平川镇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做好政策落实、劳务输出、就业帮扶,转移就业实现了量的扩增和质的提升。2023年,平川镇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000人,完成脱贫劳动力转移5543人,组织就业技能培训27场次1200人,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