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最洁净的时节,
人们踏上归途,拥抱故土,
在熟悉的味道中,
感知故乡的温度。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净明洁,
故谓之清明。

在清风、阳光、雨露的滋润下,
信阳毛尖嫩芽舒展,
成长为珍贵的“明前茶”。

采茶女云集茶乡,
奔赴与毛尖的一年之约。
十指翻飞间,
嫩芽轻轻落入茶筐。

这一幕,当地人再熟悉不过,
而对难以归乡的游子,
却是贯穿一生的牵挂。

每年清明之前,茶叶还没下来
问得最多的是全国各地的河南人

相对于其他节气,
清明的特殊之处在于,
兼具着自然和人文内涵。

它是天朗气清、春耕时宜的节气,
也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节日。

作为明代“前七子”之一,
何景明是对后世文学和教育影响深远;

何世阳是何景明的第十六代后人,
大学毕业后接过父辈的茶扫把,
过上了田园山居的日子。

他为茶叶注册了“何景明”商标,
以此纪念先人、传承文脉。

人间最美四月天,
山中气候却是乍暖还寒。
茶叶正经历艰苦的磨炼:
筛选、杀青、揉捻、生锅、熟锅,

在翻炒、烘干中成形、成条,
在泉水中舒展、翻滚、撒播白毫,
清甜略苦的香,千回百转的香,醇厚甘凉的香,

是节气的特殊礼物,
回馈给辛勤耕耘的茶人,
打包给离家已久的故人。

记者 王姝 王韶卿 程维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