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中华·云游湖湾
鸿 山
——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吸引众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江苏无锡常规营和特色营活动
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作为支持单位,参与了“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3个特色营和1个常规营活动,以浓厚的吴地文化吸引了众多营员朋友们云聚太湖湾,畅游大美鸿山,品赏吴韵风华。
《史记》世家开篇《吴太伯世家》中记载了“泰伯奔吴”的故事。泰伯从陕西岐山至无锡梅里定居,筑泰伯城,建立勾吴国,开凿了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将中原文化和太湖流域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灿烂的吴文化,江南社会也由此走向文明。《论语》中孔子称泰伯为“至德”。泰伯开化江南的故事、泰伯至德高风在吴地广为传颂。
公元前1194年三月初三,泰伯病逝,归葬于鸿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鸿山海拔仅有59米,人文历史却源远流长。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以鸿山为主体,包含了泰伯墓、鸿隐堂等“鸿山十八景”以及吴文化广场。文化区内以泰伯、梁鸿相关的遗迹居多。
很多营员朋友们都知道“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和故事,讲述了东汉高士、文学家、大文豪梁鸿和夫人孟光的幸福生活,他们恩恩爱爱、相敬如宾,为世人楷模。梁鸿和无锡渊源深厚,病逝后葬于鸿山。“鸿山”的名称也是为了纪念梁鸿。
鸿隐堂,相传曾是梁鸿隐居住地,又称梁鸿宅。泥塑大师柳家奎重塑的梁鸿与孟光夫妻像位于大堂中央,堂内有宋代欧阳修撰写的抱柱联、明代文徵明题写的“鸿隐堂”匾额。鸿隐堂为无锡市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鸿隐堂附近有梁鸿墓、梁鸿村、梁鸿路以及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泰伯墓是江南最古老、有实名、未易地的“皇陵”,为无锡唯一一个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和“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点”荣誉于一身的旅游点,是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是三千多年吴文化起源和传承的见证地,是江南文明发源地,是全球吴氏宗亲寻根地。
泰伯墓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永兴二年,恒帝命吴郡太守把泰伯墓扩建为皇陵。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贞观二十年(646),北宋元祐年间,明宣德五年(1430),成化二十年(1484),清乾隆十三年(1748),历代都有修建。1983年,无锡县人民政府拨款修修缮泰伯墓,保住了明代建制。1997年,经省、市政府批准,鸿声镇政府集资对泰伯墓进行全面整修、扩建。泰伯墓区,主体呈轴线对称布局。轴线方向进深250米。从环山河上香花桥为起点,经过六柱五门“第一世家”石牌坊,经松、柏、石人石兽相对的神道,神道左右对称各一御碑亭,甬道中间一座10米见方四层飞檐重阁,“仰止阁”,阁内置巨大的泰伯铜像,两庑间有“宗会堂”“怀德堂”。宗会堂是专门为吴氏繁衍出的其他11个姓氏先祖而设立的会堂,怀德堂内塑有泰伯之弟仲雍和季札两尊像。2020-2021年,鸿山街道再次对泰伯墓进行了整修提升,各个殿堂再次焕发历史光辉。
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多年来围绕吴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建立丰富的活动交流平台,利用泰伯祭祀典礼、吴文化惠民月等活动,向海外侨胞和世界各国友人讲好吴文化故事,吸引全球20万人次吴氏宗亲来鸿山寻根问祖,有独特的人文魅力。今年,文化区参与“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3个特色营和1个常规营活动,向750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和3600多位海外吴氏宗亲新生代介绍吴地文化,推介大美鸿山,展现吴韵风华。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为活动研发定制了“吴地文化主题研学路线”,联合无锡市钱穆钱伟长故居、鸿山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免费向海外华裔青少年开放,获得海外华裔青少年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无锡市新吴区是太湖湾科创带的东大门,也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新吴区鸿山街道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千亩葡园、万亩良田等独特自然禀赋,具备了江苏省鸿山旅游度假区、鸿山都市农业生态园和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湿地等多样休闲养生和旅游业态,并探索出了一条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融入传统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升级转型。欢迎海外华裔青少年和儿童、海外吴氏宗亲新生代来中国美丽乡村——鸿山。
章维佳 李家辛 刘桐佑
视频:汪洋 蒋思圆 刘晋隆
摄影:Zkzkz
来源:无锡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