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美好的一天,从一碗曲靖蒸饵丝开始,蒸饵丝是曲靖最为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在近日召开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清凉曲靖”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滇菜饮食文化名师、曲靖市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会长毛加伟,在现场分享了曲靖的美食。
曲靖是“云南省辣子鸡美食之乡”“云南省独菜之乡”“云南省烹饪之乡”“云南省火腿之乡”“云南省黑山羊美食之乡”;这里拥有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餐饮类传统技艺保护项目53个……
5月19日,“2023师宗味道旅游文化美食节”在师宗县美食广场开幕。师宗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昝文云介绍,云南省委王宁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全世界发出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邀请,旨在进一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为恢复师宗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链,师宗县委、县政府今年恢复了“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本届旅游文化美食节,就是要擦亮“师宗味道”和“师宗旅游”这两张名片。
在市民和游客尽情享受美食的饕餮盛宴时,媒体采访团到美食广场附近的电商主题示范街,寻找“师宗味道”的发展历程,探访在电商之路上忙碌着的一群“拓荒牛”。
来自大山的“师宗味道”
2021年,师宗县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有利机遇,将原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建立电商创意园。创意园分为园内和园外两个运营板块;园外建有5馆1中心,园内配套建成孵化中心和培训室等。
同时,师宗推行“1+N”建园模式:即以创意园为平台,联合多家企业、多个产品和多个电商人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截至目前,已先后入驻企业30余家、产品200余款,有效破解了小农户受市场、信息、技术的制约无法连接大市场的困境。
建园以来,师宗县把助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紧密结合,以“师宗味道•融在e起”为创建主题,充分利用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师宗农特产品、师宗品牌、师宗文化“聚起来”“走出去”“叫得响”。
“师宗味道”是师宗县域多品类区域公共品牌,输出的理念“味立师宗•食之有道”,汇聚了全县的特色产品。
“友谊在酒里,值得我们一饮而尽,把最想说的话,变成天长地久。”走进电商主题示范街的“师宗味道馆”,一款薏仁酒的包装上,“为友谊干杯”的这几句文案,让人看着就感觉有了点“味道”。
在这个店面里,陈列的产品都是师宗县的农副土特产:农家土鸡蛋、农家干红豆、农家干辣椒、农家手工腐乳、农家豆皮,龙庆老品种花生和土蜂蜜等。在这个充满着“最美人间烟火气”的店里,精心的产品设计、包装、文案,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感觉。
近年来,在淘金合创电子商务江苏有限公司承建的师宗县示范县项目对站点赋能、品牌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赋能、包装设计赋能、培训赋能、销售赋能等,让师宗优质绿色农特产品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千家万户。
“在站点赋能方面,建成县级仓储物流中心1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80个,整合中国邮政、同村跑腿、城际物流、龙港物流等快递企业入驻。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打通了电商服务站(点)‘最后一公里’,让我们的产品3到5天就能直达全国各地。”
“师宗味道”馆负责人谭程侦介绍,在品牌赋能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在多品类“师宗味道”区域公共品牌的基础上,正在申请“师宗沃柑”“师宗柠檬”地理商标产品,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让师宗更多的产品被记住、被传播、被市场了解。
“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方面,通过给予扶持,带动91家传统企业实现电商转型和品牌转型。”在电子商务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几年,时光在谭程侦的额头上印下了浅浅的痕迹,也让他的身份多了几重。他不但是“师宗味道”馆负责人,还是师宗县兜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师宗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负责人。
虽然有几个公司,但重叠后的主业,还是以“电商”为核心。
文化包装提升“产品魅力”
跟着谭程侦,继续“品尝”他的“师宗味道”——在一款“葵山面条”前,看到面条的统一名字“见面聊”,这款面条有几个品种。
“好想和你见一面,坐下来聊聊天,说说从前,谈谈现在……为友谊,见面聊。”这些优美温馨的话语,出现在面条的包装上,还真是别出心裁。那么。“见面聊”,到底聊什么呢?和鸡蛋面聊聊口味,和苦荞面聊聊口感,和薏仁面聊聊传承,和小黄姜面聊聊营养。
“这时,我们吃的已经不仅仅是面条了,吃的是思念,吃的是故事,吃的是文化了。我们通过这样的文化包装,把大家平日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赋予了文化价值。既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让产品的价值得到提升,更让消费者记住了这款产品;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群众收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谭程侦介绍,“师宗味道”的核心产品,还有生鲜系列,代表产品是师宗沃柑、雨柱桃子、师宗柠檬;薏仁系列,代表产品有薏仁粉、薏美人早餐;米系列,代表产品有黑尔米。
“说起黑尔糯米,当中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谭程侦说,新中国成立后,师宗人民将黑尔糯米邮寄给党中央,表达心向党中央、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周总理回信:“主席和我会过一餐,招待外宾三餐,优质、高产,希望你们保持和发展。”所以,一直以来,师宗各族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
“师宗味道”隔壁,是乡村特色馆龙布瑞公司,这里还埋藏着一个企业的转型故事。
“龙布瑞”是壮语里“壮族村寨”“壮乡”的意思。1966年出生的壮族女子余晶凤,就是这里的负责人。进门处,公司的员工在直播着群众刚收获的洋芋……
余晶凤烧水、沏茶,茶香的袅袅升腾中,她的眼前浮现出企业转型的艰难和变化——
龙布瑞是师宗县五龙壮族乡的一个本土企业,过去主要从事优质米加工、壮家花米饭、壮锦等多种经营。受传统经营模式固化,产品种类少、销售渠道单一、品牌知名度不高,公司一直发展不起来。特别是疫情发生后,本地市场急剧萎缩,龙布瑞一度陷入困境。
入驻园区后,余晶凤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希望能得到破解。
电商创意园通过电商赋能,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直播带货”等一站式服务,丰富产品种类,打通线上销售渠道。优质农特产品在流向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同时,也把五龙壮乡的少数民族群众和全国千家万户的心紧密连在了一起。
目前,龙布瑞公司畅销产品达30余款,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00余万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25%。仅花米饭、牛干巴两项,就带动五龙壮乡1000余名群众,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
“现在,电商创意园有9个直播间。通过直播方式,将师宗系列农产品和工艺品,向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和销售。目前,已培育孵化了带货主播30多人,主播收入每月达5000元到30000元不等。影响较大的主播,有酒点半先生、小村长、三嫂等人。”
说到直播带货,宗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应周介绍,基地每个月还组织开展一场电商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直播带货技能,让各族群众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让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致富的“金锄头”。
截至目前,宗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现年销售额近700万元。
让创意成为电商产业链一环
出“师宗味道”,右转,上楼,是一个特别的所在——半山素舍,一个听起来好像和电商没半毛钱关系的地方。
半山素舍是返乡设计师查体照在2014年创立的设计师品牌,也是他在家乡的工作室。
查体照是师宗县五龙乡花桂村人,1998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主修艺术设计专业。2002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上海、苏州,从事了10多年的创意设计工作。2014年,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和对家乡的热爱,选择返乡创业,尝试用创意设计的方式,唤醒乡村之美。
他结合传统的木雕技艺和现代家居生活美学,秉承环保、融合、原创、手工、环保、实用的理念,将风化木、老木头以及木材小料,通过创意设计与手工,打造成实用型居家生命木艺品。目前的产品系,有花器、茶器、食器和装置艺术品等。
这些老木头都来自本地山村,通过老木新生、变废为宝,给查体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也培养了手工艺人。通过在苏州、杭州、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开设品牌店及电商结合的方式,将约5万件老木头售卖到国内外。
该项目,也在2020年申报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到这里,这个好像和非遗有些关联的“半山素舍”,终于也和电商有了密切关联。
2021年,在师宗县工信商科局引导下,查体照和妻子姜彩云入驻师宗县电商创意园,建立半山素舍品牌设计展厅,成为电商产业链的一环,也用创意设计研发出更多关于师宗本地文化的产品和品牌。
师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着独特且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小两口通过挖掘师宗文化元素,讲好师宗文化故事,打造师宗文化品牌,助推了乡村文化振兴。
当然,“师宗味道”里很多商品的包装设计和精妙文案,也都出自这对小夫妻的文思如涌。
“比如师宗沃柑,讲述了一颗不甘平凡的沃柑的故事;野生干菌,‘崇山菌岭’,用师宗的4A级旅游景区菌子山为主要视觉,设计了菌子山四个时辰的山林变化,让客户感受野生菌的生长秘境。每一款产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姜彩云介绍,今年,我们尝试的创意设计,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首次实现了应用,创作了绑神猴非遗活化品牌——“好绑样”。非遗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只有将非遗内涵更紧密地连接现代生活,连接人民群众,才能绽放更大的光彩。
“我们挖掘出绑神猴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是吉祥好运,远离一切不如意。”
姜彩云介绍,我们尽可能挖掘非遗自身价值并充分运用,使其不仅活在当下,更传之后世。进一步推动“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产业”等业态发展,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的特色,看到云南大山之美。(文/赵嘉 张密 朱洪良 图/师宗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