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日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媒体采访团,走进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感受了“藏木碗”的独特魅力。

奔子栏位德钦县东南部,坐落在白茫雪山脚下金沙江边。与香格里拉市、四川省得荣县瓦卡镇隔江相望;214国道穿越而过,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这里自古就有“美丽的金沙坝”“公主起舞的地方”等美誉。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奔子栏有着辉煌的历史与繁荣。

奔子栏的历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吐蕃大军曾在此驻扎,进藏客商也必须要经此才能到达拉萨。过去,这里以出能干的“马脚子”(赶马人)而闻名。在长期的对外联系与交往中,这里的藏族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奔子栏手工制作的民族工艺品木碗、糌粑盒等,因做工精美、品质优良而闻名藏区,素有“木碗故乡”的美称。

木碗对于藏族人来说,不仅仅是餐具,更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每个藏族人自出生起,便有专属的木碗与其相伴终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木碗不仅是喝茶吃饭的器皿,更是成为一种文化,是藏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没有不喝酥油茶的藏民,也没有不用木碗的藏族人。对于藏族家庭而言,祖辈贴身携带的木碗,已经成为重要的传家宝。因此,木碗也已经演化成了藏文化的重要标志,承载着藏族悠久而丰厚的历史与文化。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藏族木碗,终身携带

“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一首古老的藏族诗歌《情人般的木碗》,形象地表现出藏族人对一个好木碗的喜爱如同对情人的迷恋。木碗是藏民族的传统生活用品,而制作木碗,则是奔子栏传之甚久的民间手工技艺。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最早,奔子栏镇的木碗制作艺人有200多人,技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收入多的人家,靠加工工艺品每年可赚四五万元。早在明朝年间,奔子栏制作的艺术品,就远销西藏、青海等藏区,部分还销往印度、尼泊尔。

益西家族是当地最大的藏族传统木制品世家。黝黑、壮实、长发飘飘的益西,颇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其实,他是1967年生人,今年56岁。

过去,木碗在藏族人民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对于藏族人民而言,木碗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易携带、保温效果好、不烫嘴等特点,木碗成了游牧民族的首选餐具。藏族牧民习惯把木碗怀揣在长袍内,随时随地都可使用。另外,因‘分餐制’的用餐习俗,藏民在使用木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用碗规则:不仅人与人之间不共碗;从造型上还分化出了男碗、女碗、僧碗样式,大家各用其碗。”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益西介绍,现在我拿的是我和妻子的木碗,一般来说,男人用的木碗要大一些、粗壮一些,女人用的木碗要小巧精致些。在以前出远门或者做客时,大家都会带上自己的木碗套装:里面的木碗用来喝茶,外面的碗套用来盛菜、盛饭,这样干净又卫生。所以,在过去“三套碗”对于藏族群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木碗也是终身制。

在介绍木碗制作技艺前,益西从厨房拿出一对大小不一的木碗套装,讲述着木碗的历史和它在藏族群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藏族群众对木制器具情有独钟,人们把木碗比作自己的情人,形影不离地带在身边。藏族群众上山砍柴,放牧劳作,都把木碗揣在怀里,随时用来喝茶、抓糌粑。平时外出做客,摸出自己怀里的木碗,让主人给自己倒茶、抓糌粑,也不会被人认为失礼和可笑。

筑梦匠心,一碗情深

藏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抓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的小碗,还有储存物品的盖碗。木碗的特点是方便耐用,光滑美观,盛食物不变味。

奔子栏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茶马古道”在促进横断地区多民族文化和谐交融的同时,也促使一代代匠人将木碗制作技艺传承留世。对于藏族匠人而言,守一束光,守一滴水,守一份技艺,是他们永恒不变的初心。

木碗不仅是主人身份的象征,更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制作过程中,一个木碗要经过刮灰、上漆、晾干等20多道工序;既是生活用品,也是工艺品。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木碗的选料会更看重树木根或茎上结成的硬块,也就是行业里称的木疙瘩。而选材,一般是用木质坚硬的杜鹃、五角枫等树木;其好处就是质地硬、花纹美、不烫嘴、不变味。

益西做木碗,用的是植物漆,植物漆必须放进地窖里储藏。植物漆对人体无毒无味;工艺能让木碗和糌粑盒几百年都不会烂,代代流传,升值空间比较高。

奔子栏的植物漆制作技艺由来已久。以前,奔子栏的木制品运用的都是原生态的植物漆,但在20世纪80年代,市场上化学油漆盛行,逐渐挤兑得当地的植物漆走向失传。到2004年,整个奔子栏镇仅剩几个老艺人在坚守,要想恢复古老的植物漆技艺谈何容易。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虽然时至今日,木碗已经不再是吃饭喝茶、盛放糌粑的器具。很多时候人们购买木碗、糌粑盒都会收藏起来,或者用作家里的摆件装饰,它的收藏价值也在逐年增加。

在意识到藏族手工艺品的价值后,益西决心把以藏族木质手工艺品为依托的藏文化推广和发扬出去。

2004年,益西成立了奔子栏残疾人手工艺制品厂,逐渐恢复了植物漆的工艺制作;2009年,手工艺制品厂更名为德钦县益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企业尽量招收残疾学徒,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藏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良好传承奠定基础。同时,高薪聘请贵州省苗族工艺大师,加工制作藏民族特色银饰品,使产品更符合群众需求,深受群众欢迎。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益西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和发明新产品,2009年至今,该厂的“益西藏木”系列产品已经达到50多种,主要有藏式糌粑盒、藏武士马背藏桌、金色糌粑盒、藏木碗、藏式家具、酒具、茶具、手镯、花瓶、转经桶和围棋盒等旅游产品,产品主要销往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等藏区。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目前,公司也接到了来自尼泊尔、印度、蒙古等国家的订单。由于这些民族工艺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益西木碗也正走向世界。

一只只藏木碗的背后,不仅看得出一个个身份不同、志趣各异的制造者、使用者;更能透过木碗,探寻饮食习俗、社会礼仪、宗教信仰等藏文化的内涵。

2009年,他做了一次有益尝试,制作了一对高1.6米、直径1.2米的糌粑盒,希望将其变成持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上最大的糌粑盒,给藏民族的文化事业做一份贡献。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益西的工艺传承之路并不孤单。

现在,益西的儿子次里品初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这根“接力棒”,父亲教儿子传统技艺,儿子帮父亲开拓市场。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德钦奔子栏:益西家族与“藏木碗”的终身情缘

益西说:“我们公司现在制作并注册了商标,去年我儿子还去培训了电商,我们要推出适应外面市场的东西。除了藏区以外,还要把工艺品推向更远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

益西除了制作手工艺品外,还把自家房屋建成具有奔子栏特色的传统藏式房屋,开辟了手工艺品和奔子栏传统古物收藏两大展厅。逐步探索建设集观光旅游、手工艺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藏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村,展示奔子栏藏族民俗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

益西开办的德钦县益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2007年至2012年,被德钦县评为扶残助残先进单位;在2013年,被迪庆州残联确定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国家民委授予民族用品定点企业单位。(文/张密 赵嘉 达瓦拉姆 图/德钦县委宣传部)

(0)
上一篇 2023-04-26 23:55
下一篇 2023-04-27 1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