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小友曾涛写字,宛如灵性的天国之鸟,寻着婉丽的啁啾捕捉到了思维逸出常轨的神秘符箓,点墨落纸,幻出奇诡,烟云秀色,自有天地生生之气。谁曾想,四年前,曾涛从未摸过毛笔。重阳那天,他偶见书坛名流陈羲明挥毫,顿生拜师之心。陈师见他虎头虎脑,问:“尔学书几年?”曾涛答:“才见尊师运笔。”陈师踌躇良久,忽转心机:“权当试验品,学不学得会,看尔自己造化。”
四年的寒来暑往,曾涛“先器识而后文艺”,将营营世念,澡雪而尽。头一年,学师父的美学趣味、思想品格、学识修养,读书明理境,风雅正体裁。后几年操定力,立卓识,每天写,每天划,亦正亦行、亦隶亦楷、亦篆亦隶,着力内涵,别辟一境。
四年后,曾涛书法已经有了些许耐人思考回味的深邃,有了“幽人空山,过雨采萍”的书写之美。如“字临书有”联,以方折的隶笔间杂浑圆劲健的篆笔,再揉进简帛书、瓦当书法,结体稚拙,笔法语言丰富,有天真烂漫之感。
“文章养性”斗方,有如一壶老班章,品味无穷。它,近似孩儿体,不像谢无量的雅致,但有孙猴子从五行山下被解压的动作、心情和民间的拙野,这种野气,让他离传统较远而离新的个人风格较近。
“从来可以”联则趋于古拙与简拙,甚至有点醉态。其章法像武松醉打蒋门神,前颠后偃,东倒西歪,快活林里,玉环步,鸳鸯脚,出拳如影,出脚似风,一看就是练家子。
“学而不思则罔。”曾涛迁想,玺源于陶,隶从汉出。何不把寓巧于拙的封泥印陶,契合时出奇怪之隶篆,将封泥、古勾、金文、汉砖的精华,结合书画的主客、揖让、阴阳、向背等巧奥,作出方圆、斜侧、长短、粗细、疏密、曲直等富含变化、生动多姿的改造,自创一种参差错落、方圆互用,且富装饰趣味的隶篆体?他从容取舍,形神并用,于书,既有姿态,又得点画,可谓善取;于印,方易于勁,圆易于转,在粗犷的刀锋之下,一气呵成,颇得“点画狼藉之趣”。如“鹤庐”等印,都是他自己制陶,制坯、镌刻、上釉、炉烧,得方劲而兼具圆转,作品古朴可人。寄来此印陶时,余点评曰:“如果能将些许的浑厚取代些许的机巧就更好了。”
看来,艺术需要错觉。一个八五后来自农村的小伙,“心为已发”,懵懵懂懂入行,这是错觉;连续四届中书协理事陈羲明不考虑书家名头、面子,“察识先于心之存养”,收徒险棋一着,也是错觉;曾涛把简书的陌生化和疏于蹈矩之固化溶于乱头粗服,不衫不履中,突显楚风之标致,这是错觉;陈羲明鼓励爱徒揭橥大篆原初笔法鲜活与朴茂自由,让创作者将想象力和情感积累,与自己的书法实践拉开距离,这更是错觉。须知,胸襟不宽广,即便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髹采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何来逸品之笔墨?!
曾涛夙耽书艺,年华正茂,来轸方遒,楹联家叶正高先生笔下有神,腕底见鬼,撰联以寄厚望:曾经皇入室,六合国力转承,挥戈大草,插好大王,绍基杯上拙中露巧;
涛声不依旧,野逸德文刮目,会心书海,临逢二变,领军头里一面将开!
深有感于是联,复举“天帝台”,浮一大白。
壬寅重阳,莫鹤群记于鹤庐。
曾涛艺术简介
曾涛,字德文,号野逸齋主,德润堂主人,现居长沙。师从中书协理事陈羲明先生,现为湖南省书协会员,湖南省青年书协主席团成员,蓝庭书法院院长,长沙市天心区书协副秘书长。
2017年10月入师门从零基础直入大草,2019年浸淫“石门颂”“好大王”“杨淮表记”“散氏盘”等隶、篆书、2020年以“好大王”入展全国第一届何绍基杯、湖南省第七届新人展及湖南省建党百周年伟业展;2021年11月入展首届“爱莲杯”全国书法大展。2022湖南省第三届臨帖与创作展优秀奖,湖南省文联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展入展等。
曾涛学书感悟
学习书法,必须选择一个好的老师,起点的高度决定你的书法高度;老师所讲的要靠自已去领悟,学的是方法写的是想法。要懂得怎样去欣赏 、去鉴别,正确判定自己的优、缺点。创作时用笔要轻松 ,结体要灵动 ,要懂得怎样多帖融合,作品要体现点线面及墨色的变化,开合疏密,收放齐正,字与字的呼应,字与字的协调关糸。
紧跟师父陈羲明先生教学之道:将“逢二则变”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 !
这几年在师父的细心教导下,我总结了四悟与八宜:学习迷失方向时要及时醒悟 ,学习贵在坚持靠觉悟,老师所教靠领悟,创作时多帖结合 融会贯通靠开悟。
八宜是:孝宜先,德宜优,家宜和,善宜行,友宜诚,业宜专,学宜思,艺宜悟。为人子要以孝为先,修艺先修德,品德不高艺高则妄;对家庭、对社会要有担当,为人处世多行善积德,待人以诚交友交心,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学习同时注重方法,要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思考,艺术的高度靠正确的方法去开悟。
名家点评
■ 曾涛于2017年随我学书问道,用功颇勤,悟性颇高,先后习得一草一隶,且气象可观。因其为学以真,待人以诚,从师以敬,遂于2019年接下拜师贴,正式收为弟子,缘结具有传统意义之师徒情谊。如今,曾涛在湖湘书坛已有一席之地。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若能秉承"八贵",参悟“变则”,其造化之功必可期焉。
——陈羲明,著名书法家,中书协连续四届理事
■ 曾涛君有一颗虔诚之心学习书法,有一种颖悟能力创意书法。他内心充满了激情,他笔下漾溢着情趣,如此修炼下去,成就指日可待。
——刘广文,中书协会员,中书协行业发展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兼隶书委员会主任
■ 曾涛聪明能干,领悟能力和临习能力都不一般,加之又舎得花苦功夫,所以进步很快,颇得著名书法大家陈羲明先生的关心与肯定。依余所见,曾涛喜欢书法艺术是真心实意的,而且努力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他如果坚持下去,在书法艺术上,必定取得更大的成绩!
——宋军,湖南省清风书画院院长,湖南省国画馆艺术顾问,《笔耕斋墨迹》著作人
■ 从曾涛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湖南人。他韧性、灵性、不信邪、霸得蛮,敢想、敢做、敢挑战自我,是一位学习能力特强,极具天赋的青年书法家。透过其作品,可以看到他的热烈、机智,豪爽、朴实。作品大开大合,雄浑豁达、擅变达意,似与晋人残纸的书风取向正合,有古意,多情趣。相信曾涛小友在书法探索的路上守住初心,会有更多的精品奉献社会,影响更多的人热爱书法,传承国粹。
——张如辉,中书协会员,《时代周刊》2021 中国国家艺术形象代表人物
■ 我与曾涛相识六年有余,他喜欢广交朋友人也活跃。加之拜入陈羲明先生门下,经过老师教导,自身的努力。他的隶书在保持个人风貌,的基础上、都会有所变化将他对书法的领悟,通过作品加以表现。视觉效果、在虚实、收放、开合、疏密等对比处理上颇具巧思,结字及布局空灵自然,线条动感十足而不失法度。
——梁理,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中书协会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
■ 涛哥学书算是半路出家。之前在老家当过多年村干部,来长沙后做工程项目,都是一些与书法无关的工作,但都做得风生水起。这几年他一反常态沉潜于书法,竟也收获颇丰,连续多次在专业性展览崭露头角,渐为人知。
他学书崇尚古拙,在《好大王碑》、《广武将军碑》上用功颇深。以此筑基而上溯《张迁碑》、《鲜于璜碑》等,用笔朴厚沉着,结法自然。后拜得名师,循源头活水而涉行草,气息一以贯之而渐出散逸,实属难得。
艺术之事,不是单纯靠自己努力就能成就的,但对有天分而又努力的人除外。涛哥笃定心安,假以时日,必能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朱杰,中书协会员,湖南省书协理事,三届兰亭奖得主
■ 初识曾涛时,任何人决对不会把他跟书法艺术去牵连,然而当你看到他舞文弄墨的状态,又一定会让你打消“外貌协会”的思维习惯。曾涛是陈羲明先生的高足,在深刻继承了“沈门书风”的艺术理念的同时,又揉杂着自己人生经历中的野旷与洒逸。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我觉得,以他的悟性、他的勤勉并照此坚持地走下去,定能收获丰硕成果!
——王立坚,《荣宝斋》长沙分店总经理
■ 曾涛是我师弟(均拜陈羲明先生为师)。个子不高,性情豪迈,于书法接触不久。却有深刻的理解力。无论大草,汉碑均以性情见长,然不失法度。我想应该是深刻理解了"逢二则变,轻松表达"这一审美理念,从而下笔总是那么从容。用笔厚重而灵动,结构开合而灵巧,气息儒雅而灵通。他的书艺我看好他,未来会呈现一片光明。
——曹述林,中书协会员,湖南省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桃江县书协副主席
■ 曾涛,三大五粗,酒喝三斤不倒,聊及张旭怀素黄庭坚,尤其扯到汉碑,观其挥运时,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功力支撑,又注入了情感,有着鮮活的生命力,更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凡大家必定性情中人。看好曾涛!
——宋立斌,中书协会员,湖南省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
■ 尺水兴波笔力强,
佳文意境用心良。
灵活引典虚中实,
短悍传神抑内扬。
注: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里说“然即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用来评点曾涛字鹤群文甚妙。
——吴建荣,诗人
撰文:莫鹤群
作品:曾 涛
编辑:徐满哥
审核:吴明德